别拿英雄开涮
□文/理合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俗话又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这话千真万确。精辟!
给人分类,很难,虽先进仪器亦难胜任。因此,老百姓将人大至分为“好人”、“一般人”、“坏人”,堪称高明。然而,有一种人却很难以此归类。他们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无事生非等为主要特征,大做毫无意义之事。高雅人斥之“无聊”,粗俗人骂之“气蛋”。无聊而气蛋之人,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生活圈子都有,而文化圈尤多。请看下面几则新闻——
戏说风吹到“沙家浜”:浙江大型文学双月刊《江南》今年第一期上发表薛荣的中篇小说《沙家浜》。书中人物让人大跌眼镜:大智大勇的抗日英雄阿庆嫂被描写成风流成性、水性扬花的女人,并与镇上的许多男人不干净,甚至做了胡传魁的姘头。驰聘疆场把敌杀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在小说中则成了一个遇事无计可施、只会发愁焦虑的窝囊废。在他手下,17个伤病员全被日寇打死或抓走。他对“胡司令”摇头摆尾、低三下四。他还这样向阿庆嫂解释:“我现在能够依靠的只有你和胡司令了。”而卖国求荣的草包胡传魁别被描写成“还有一股义气在、有一股豪气在”的江湖莽汉。
杨子荣有个情人叫槐花:黑龙江拍摄的电视剧《林海雪原》特意为杨子荣安排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情感情节。当年,年轻姑娘槐花的家人嫌杨家穷,槐花没能成为杨子荣的媳妇,后嫁给了一个土匪。这个土匪后在杨子荣的劝说下参加了革命,又不幸牺牲。于是,槐花与杨子荣之间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极有可能重新走到一起共同生活的时候,杨子荣却喊了槐花一声嫂子,从而彻底宣告了这场情戏的终结。
2月24日晚天津一剧场上演另类《红梅赞》。只见身穿军装、脚踏雨鞋的“国民党处长”走上舞台,开口便说:“他妈的……这个江××想造反不成……”而“甫志高”人未上场粗话先到:“你他妈干啥呢?小×找死呀……”在审问江姐时说:“江××,几天不见,你是越来越骚……只要你招了,就给你一座花园别墅,外加两个帅哥,……”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实在无聊,可以躺在床上睡觉,也可以去看蚂蚁上树,干吗去拿人民英雄开涮?要知道,江姐、杨子荣、阿庆嫂、郭建光这样的艺术形象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而是革命历史、革命前辈的象征,且己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无聊之徒颠倒黑白,胡扯八道,是在玷污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在损伤人民群众的纯真感情。招致八方责难,完全是咎由自取。
然而,对于人们的指责,无聊之人不以为然,说他们是从人性的角度。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作的,这话挺高深,也挺蒙人,但稍一琢磨,和阿Q的观点如出一辙——女人男人在一起,肯定不清白,于是,尼姑与和尚肯定有事儿,阿庆嫂与胡传魁肯定有事儿,槐花与杨子荣也肯定有事儿……,这本已无聊,又冠以“人性化”的高帽,可谓无聊之极。
近闻小说《沙家浜》生活原型所在地——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对这部歪曲历史、玷污英雄形象的所谓探索作品提起诉讼,真是大快人心。不过,也许那些无聊之人又要得意洋洋了:这下更出名了,要的就是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