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当了一回衣架 土塬秋韵 图片新闻 一首幸福的诗 飞机 地雷 羊蛋 跳楼价 幽默之“苦笑” 窝囊废 反叛传统教育 放弃大学学业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反叛传统教育 放弃大学学业

为了心爱的足球

(上接一版)肖兮想了想,他大步走进了数学老师的办公室,站到他的面前。

数学老师理都不理他。

肖兮就那么站着,他终于打动了数学老师。老师松口了,同意他来六班。但是条件也很苛刻,老师草拟了一份有10项保证的保证书,让肖兮在上面签字。如果肖兮触犯了其中的任何一条,他都得离开六班!

肖兮郑重地在保证书上签了字。

高中时应聘中国联想

数学老师的保证书并没能改变肖兮。他仍然逃课,仍然酷爱着足球。有时,还自己组队到处踢野球。每次外出踢球的时候,总有一些狂热的学生组成啦啦队,追随在他们的身后。毫无疑问,肖兮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少年”。

肖兮的父亲肖岩万万没想到,当年自己买回的那只小小足球,竟会改变了儿子的命运。这时,他想把儿子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也来不及了。那段时间,肖岩甚至对足球产生了一种“仇恨”,他专门给各种报刊写文章,抨击足球“公害”。

但肖岩冷静地意识到:强令制止儿子踢球,是不明智的。于是,在儿子读初二的时候,他跟儿子有一场谈话:“我给你一年的时间,让你去做专职足球运动员。你认为,你能踢出来吗?”

肖兮说:“能,我认为我能踢出来!退一步,即使踢不出来,我也决不后悔。”

“好吧,那么,我们之间做个约定,你退学一年去踢球,如果踢不出来,就回到学校去,好好给我读书。”

肖岩真的找到自己在北京的朋友,准备送儿子去那里的青少年足球学校踢球,朋友劝他,这样做风险真的很大,弄不好,会误了孩子的一生。肖岩这才作罢。但他心里,因此对儿子埋下了一份深深的歉疚。

肖岩很早就把一台386电脑搬回到家里。连着几年,肖兮连碰也不去碰。1996年,肖兮偶然打开电脑,上网查找一些关于足球的资料,他竟一下子被迷上了。他在翻阅了很多电脑资料后,自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电脑知识,于是先后两次,动手把家里的那部电脑拆得七零八落,却怎么也装不回去了。后来是父亲找到电脑工程师,才把电脑重新组装好。

肖岩对儿子的个性和爱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包容。家里那台386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了,他就领着儿子,去电脑城购买零件,又配置了一台586。肖兮掌握了电脑技术后,竟然自己创办了一个足球网站,里面登载有足球评论、足球动态、球队球星资料等等,别说,还真吸引来不少人登陆浏览。

这时,肖兮已经读到高二了,学校的生活对肖兮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他渴望独立,渴望能够早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听说联想集团成都分公司招聘技术人员,动心了。一天,他跟家里连个招呼也没打,就背着一个小包,悄悄地去了成都。

肖兮来到联想集团成都分公司的招聘处应聘。拆装电脑等实践测试他顺利过关。肖兮和另外几个通过初选的人一起接受分公司一位副总的面试。当他站到那位副总面前时,没人想到,这个身高1.80米、一脸老成的年轻人还不到17岁。

那位副总跟肖兮的谈话进行得很愉快。谈到中途,他突然想起来:“哦,对了,你是什么学历?”

肖兮吃力地回答:“我是高二的学生。”

那位副总大吃一惊。那天,当他不无遗憾地把肖兮送出门时,用力握住他的手说:“你是优秀的,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将来有一天,当你再来联想应聘时,你应聘的将不是一般的技术人员,而是我们公司的主管。”

肖兮又一次被从理想的轨道上推了回来,他重新回到课堂时,眼中不无惆账。肖岩知道儿子这一举动后,心里震惊不已。他半劝儿子、半是许诺道:“你安安心心读完高中吧。等你高中毕业,一切再做打算也不迟。”

从传统教育的轨道反叛而出

肖兮终于高中毕业了。肖岩却再一次违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他把儿子送进了四川省建筑技术学院,学习建筑设计。

肖兮坐进了大学教室。可是,对建筑他实在提不起兴趣。他就日日夜夜泡在网上,沉浸在《足球论坛》里,以箫拉多纳的笔名跟人侃球,发表文章。这时的肖兮,对英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谈起英超来,头头是道。不久,在《足球论坛》,箫拉多纳已成了公认的英超专家、资深英超评论员。箫拉多纳这个人,终于引起了传统足球媒体的关注。

2002年初,《21世纪体育》、《足球》、《足球周刊》等国内数家足球报刊先后通过网络,与肖兮取得了联系,向肖兮约稿。肖兮为《足球》撰写的《曼联,新凤凰涅磐》等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广泛好评。

2002年4月9日晚上9点多钟,《足球》报社的一位编辑跟肖兮在网上相遇,两个人聊天时,对方突然问他:“你为什么不来《足球》报工作呢?”

肖兮的心一动:“如果《足球》报社肯要我,我马上退学,去你们那里工作。”

那位编辑听了,立刻从网上下来,给报社的老总打了个电话。当晚11点多钟,《足球》的一位老总把电话打过来,欢迎肖兮到《足球》工作。第二天,这位老总亲赴成都,约肖兮面谈。

对这次至关重要的谈话,肖兮格外重视。第二天,他跟爸爸要了1000元钱,早早赶到成都,为自己买了一套西装。他希望穿上西装后,能使19岁的自己显得既端庄又成熟。面谈中,《足球》报的老总对他说,到《足球》报应聘的人中,有硕士、博士,可他们独独选中了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因为他们看中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那一刻,肖兮热泪盈眶。他等待这一刻,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他付出了好多好多,他走得太累太孤独了!

两天后,肖兮从成都飞赴广州,到《足球》参加世界杯的编前会。临走前,他才告诉了老爸自己的决定。

他对爸爸说:“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你们决定我的生活。这次,请你们让我为自己,为自己做一次主。我要退出大学,去《足球》报社工作。”

良久良久,肖岩都没有做声。他明白,儿子这一次的选择不同往次,已是不可阻挡。说句实在话,他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作为一个颇为开通的现代父亲,他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自己,设计前途;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又牢牢地禁锢着他,把只有高中学历的孩子送进竞争激烈的社会,他实在放心不下。实际上,这许多年来,在教育儿子这个问题上,他一直被这两种力量、两种声音左右着,控制着。

肖岩终于开口了,他说得很慢:“儿子,你去吧,老爸祝福你。这是你第一次独立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第一次独立确定自己的人生选择。万一不幸,你在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这一次的经历对你一生来说,也是异常宝贵的。有一天,如果你觉得有需要了,你会重新坐进大学课堂,到那时,你将不会白白浪费时光,你学习的动力将是巨大的。”这些话,其实也是肖岩在内心里说服自己接受儿子选择的理由。

肖兮在《足球》报担任国际版的编辑兼足球评论员。世界杯期间,他发表了数篇评论文章,其中评析英巴大战的《“世界”终结了,以这种方式》等文章,获得了读者和行家的赞誉。他的文笔简洁,见解独特,初步显示出他的才华和潜力。

2002年5月1日,肖岩给儿子的手机上发了一条短信息:“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这个人是幸福的。儿子,我为你自豪!”

编后:毫无疑问,肖兮是传统教育的反叛者,是文凭时代的叛逆者。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元选择的时代,使每个人的成长空间和自我选择的空间都更加广阔。其次,肖兮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长达数年的艰难努力,他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准了一个目标,以钉子般的精神锲而不舍地钉下去,最后,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实现了突破。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仅仅一个念头,成功地反叛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采访中,肖兮的父亲再三对记者说,肖兮的成功仅仅是一个个例,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他不希望所有孩子都走肖兮式的道路。

(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