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8日
维权之页
03

通天河畔趣事多

他们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和喧嚣,整日面对的是漫天风雪、高寒缺氧、荒凉孤寂。但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并没有寂寞下来,而是在简单、枯燥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独特的乐趣。在中铁一局青藏第一项目部(机筑处)每天都能听到许多这样有趣的事……

欢迎你到咱村来

经过一年多的“亲密接触”,职工们早已把自己深深融入到这片神奇而美丽的雪域高原。理所当然,这里的一切也都变成“咱”的了。比如:看见远处有一群可爱的黄羊在悠闲的吃草,便会有人说:“看,咱家的羊多肥壮呀!”就连技术员向作业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后,也忘不了一句“咱家的草可金贵得很,千万别破坏了啊!”更有甚者,把户籍也“迁”到这里来了,居然号称自己是“通天河村”人,你要是第一次跨进项目部大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准是“欢迎你到咱村来!”

宿舍的战争

工程部部长杨义轩为了能使劳累了一天的伙伴们第二天能准点起床,自费购买了一个“小狗闹钟”。每天早上7:00整,不识时务的“小狗”便汪汪地叫开了,然后还拿腔拿调地嚷嚷道:“懒虫、懒虫,该起床了……”话音未落,屡见不鲜的一幕便发生了。八个枕头一齐飞向了可怜的“小狗”,部长杨义轩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尽管受如此“待遇”,可“小狗”依然不屈不挠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最后大家还是极不情愿地离开“热恋”的被窝,起床收回自己的“武器”,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立志增肥

质检工程师秦学仁绝对称得上是“身轻如燕”。本来就只有一百零几的他经过高原一年多的“特殊照顾”,已经降到了百位数以下。可他却毫不在意,反倒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直到有一天他“客串”到实验室做坍落度实验时,实验工程师让他扶一下装满砼的斗车。一阵狂风吹来,他差点没有扶住,险些连个儿跟着斗车翻了过去。从此,他终于认识到自己“质量”上的差距,决心收复“失地”立志增肥。每每打完饭后,他第一句就是“谁不吃肥肉?”凡有响应者,碗里的肉准被他一收而光。

李大夫学藏语

前段时间,医务室来了一位藏族同胞。年轻的外科医生李大夫热情接待了他,没等藏族兄弟落座,就关切地询问他哪不舒服。可这位“病人”并不懂汉语,而是满嘴叽叽咕咕说个不停,手上还比划着什么。这也同样急坏了“藏语盲”的李大夫,两个人只好大眼瞪小眼——干着急。幸好这里,另一位稍通汉语的藏族兄弟进来看病才解了围。原来这位兄弟根本没病,只是内急,想问厕所在哪。从此以后,李大夫便立下了学好藏语的志向,每天早上都大声念开了“扎西德勒”。 ■陆洪平 李博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