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气鬼
□文/张晶明
小气是我们每个老百姓常犯的毛病,就像女孩子脸上的一颗美人痣,不见其丑,反可添爱。
我是女人,所以我的小气是理直气壮的,原因无它,穷耳。不是说现在穷,而是以前穷怕了,所以小气就显得冠冕堂皇,师出有名。记得母亲曾给我讲大炼钢铁吃食堂的轶事,说那会儿每天食堂就只做稀饭,稀稀的米汤光可鉴人,人们就每天灌一肚子米汤咣当咣当地下地干活。一日,她看见好友小芸整个下午都乐不可支,便问何故,答曰,中午捞着了一个小饭团。有了这样的光辉历程,由不得老百姓不捂紧口袋,格外地小气。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为人小气有时不是坏事;我妈妈就很小气,买菜时都要吵半天,谁也别想占她半点便宜,因为如此,我们这一个家才被安排得妥妥贴贴,这样不叫“小气”,叫“清打细算”。
自古女人善于理财。现代朝代不同了,生活水平也不同了,可我仍能看见每天早市上为几分钱脸红脸白的女人。她们睡眼朦胧,脸上残梦犹存,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她们算计菜价的速度。他们钱包里装满了污渍斑斑的元币、角币,从没放过两张以上的百元钞。但正是这种夺泥燕口、削铁针头的精神,使她们用不多的银子过上了大致体面的生活,冰箱、彩电、铝合金门窗……应有尽有,我打心里佩服她们。
其实,小气也不都是女人的“专利”,我二姐夫小气,在我们家里是出了名的。他和二姐领着孩子逛街,小家伙嚷着要喝饮料,他钻进超市好半天,结果拎了一盒最便宜的“山楂汁”出来,孩子的眼泪一串一串地往下掉,二姐骂他:“葛朗台,不知道女儿爱喝椰汁呀!”“一听椰汁的钱能买三盒山楂汁!”,二姐气得直跺脚。
我还嫁给了一个“小气”的老公,他请朋友吃饭从来不下馆子,只让我下厨,这样当然能省不少钱;他也不赞成我买衣服,认为做人还是朴素好,并谆谆教导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当然又省了不少钱;同时,他坚决反对我戴首饰,他说再昂贵的钻石也不过是石头而已,戴那些玩意儿都是俗人干的事,我老婆是个超凡脱俗的人,还需要石头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吗?得,这下省了无数钱,至今我连个结婚戒指也没有,他实在是小气至极。不过,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对我家人一点也不小气,逢年过节一点也不含糊,给我挣了不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