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想起你,何时不再流泪 过西夏陵 听雨的日子 图片新闻 写活了 泪痕 偷情跳楼引发保险拒赔案 官员下海新趋向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写活了

□文/刘民

胡凯是县委宣传部干事,有一天他灵机一动:眼下正是棉花收购旺季,可以拿来做做文章。第二天上午,他来到距县城20公里的兴隆寺棉厂采访,走马观花地溜了一圈儿,很快赶写出一篇有声有色的“现场新闻”——《兴隆寺看棉》。

文章写道:兴隆寺棉厂里面,前来售棉的农民络绎不绝,在收棉现场,记者遇到了正在查看棉花质量的棉厂厂长,厂长充满感情地说:“全力保证收棉资金,不给农民‘打白条’,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切实行动!”。

写到这里,胡凯忽然想到不知厂长叫什么名字,于是急忙抄起电话问兴隆寺棉厂,对方没好气地说:“没厂长”。胡凯说:“原来的也行”。对方说“原来叫穆友仁”。

一个星期后,文章在省报顺利发表。胡凯正沉浸在喜悦中,电话铃响了。“宣传部吗?我是县棉花办公室,请问《兴隆寺看棉》的文章是谁写的?”胡凯灵机一动,忙把电话递给主任:“主任,您的电话。”主任接过话筒来,脸色由晴转阴。“小胡,你是怎么搞的?还说今年棉花价格好呢,今年每斤才卖1.50元,而去年价格每斤是2.2元!”

胡凯一愣,刚要开口,电话铃又响了,主任抄起话筒一听,气得呲牙咧嘴!胡凯急忙凑上去,只听话筒里传来对方急咧咧的声音:“我是兴隆寺棉厂,你们开什么玩笑!穆厂长上个月出了车祸,追悼会都开过去了,你们却还说他在现场收棉花,真是活见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