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想起你,何时不再流泪 过西夏陵 听雨的日子 图片新闻 写活了 泪痕 偷情跳楼引发保险拒赔案 官员下海新趋向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官员下海新趋向

(上接一版)

孰是孰非 干部下海任评说

盐城市半年时间4位县处级干部先后辞职,一时间舆论大哗,褒贬不一。

正方:理顺渠道,官民对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这是我国应有的干部任用机制。目前,政府正通过机构改革来实现行政机构合理化和行政人员素质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政府的角色定位应是引导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部门就如同其他部门一样;都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官员根据实际选择自己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这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就像农民能考公务员、民营企业家能从政一样。官民对流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正常现象。真正实现官民对流,才能彻底打破干部的“铁饭碗”,消除干部的特权,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反方:“红顶商人”,搅乱市场。干部下海,特别是曾经拥有实权的官员下海,很有可能成为“红顶商人”,他们会利用政治资源搞权钱交易,甚至以官促商,调用公权为经商提供便利。处在转轨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制度上的缺陷,行政权力介入经营并导致严重不公的问题一时尚难以消除。可以想象,一个声名显赫的官员,在他担任职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并在实际上拥有某些重要的社会资源,他们“下海”与其他无此背景的人进行比赛,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红顶商人”一旦参与不正当竞争,将会搅乱市场经济秩序。

褒也罢,贬也罢,有一点可以肯定,干部下海的方向是正确的,问题是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当务之急,人们期盼着国家有关政策的早日出台。最后,我们仍然诚心地祝愿,下海干部,一路走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