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卖部“三无”产品多;小饮食卫生状况很差;小诊所里打无谓吊针吃冤枉药是经常事——
警惕社区“三小”安全
编辑同志:
社区里的小卖部、小饮食、小诊所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
“小卖部” 许多社区的小卖部为了增加利润,经常购进个体商贩或地下作坊的“三无”产品,低价销售。有的添加剂超标,有的早过食用期,威胁着大人小孩的健康。个别经营者还在门前摆起桌子,出租麻将,供人赌博,赚起了昧心钱。
“小饮食” 在某企业生活区的一家蒸馍店,笔者看到,一对农村夫妇托儿带女,挤在10平方米的店内,操作间和起居室合用,馒头与生活用具混放,环境污浊不堪。刚接过钱的手就伸向白生生的馒头,让人极不舒服。据了解,这里的饮食摊点从业者基本都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食品质量难以保证。
“小诊所” 一些依托社区的小诊所条件简陋,技术水平低,没有执业许可证,从业者抓住人们就近求便的心理,多在药价和诊断上玩猫腻。居民反映,打无谓吊针吃冤枉药是经常的事,有时还贻误了病情。另外,不少厂商打着“义诊咨询”的招牌进社会,在所谓的免费服务之后,迷惑人购买产品。
在一些社区只要交费就能营业,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的监管之外,这是造成社区“三小”混乱的重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社区管理,为大家创造一个健康、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