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我国2200多万人通过市场实现人才流动
- 促进人才流动要过,“三道坎”
- 一锤敲出两个亿
- 涉及福利重大事项职工说了算
- 图片新闻
- 宁陕86名农民成为上班族
- 小小厂区合作社营造购物大环境
- 美军抓住萨达姆
- 法院将加大对城市务工人员等六类人权益保护力度
- 2004年春运将有17亿多人次乘坐客运汽车出行
- 189户中央企业将加快股份制改革
- 全国法院司法大检查“揪出”972个“害群之马”
- 我国人工造林近七成属个体所有
- 中国期待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疾病防治能力
- 擅自开发搞旅游扒断长城14米
- 首批预防艾滋病国际项目在韩城启动
- 西安经济开发区“五项规定”加强政务监督
- 图片新闻
- 给“口袋”会员一个家
- 汉中市总六项机制建设有成效
- 民工讨薪无辜遭殴打媒体关注拿回血汗钱
给“口袋”会员一个家
时下,在企业改革改制、主辅分离中,分流出大批富余人员,这些人员随着企业剥离,走向社会,在社区重新上岗。但由于身份的变化,加之许多街道社区还没有成立工会,使这些人的工会会员证只能揣在兜里,成为“口袋”会员,当出现权益受损、利益伤害时,原来的企业工会管不上,所属的街道社区又没有工会组织,这些人员只能像没娘的孩子一样,找不到“家”的感觉。
走出企业、走入社区或街道重新工作的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下岗后的再就业群体;二是原先辅业部门与企业脱钩后走向社会的人员;三是离退休职工、离岗辞退、退职重新在社会上招聘就业人员。随着当前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这支队伍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多。由于一些基层各项政策制度尚不到位,这些人员在重新上岗或参加工作后,常常遭遇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保护措施差、工资不按时发放、身体健康和社会保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特别是遇到工伤、乱罚乱扣工资等权益损害时,无人替其维护。
为了这些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迫切需要在社区或街道建立起工会组织。让这些“口袋”会员有个挡风避雨的“家”,在工会组织的关怀下,让他们心灵不在流浪。 (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