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5日
维权之页
03

下岗人员专场招聘应有专场特色

编辑同志:

据悉,前不久结束的我省“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洽谈会”上虽有92家企业提供了1977个招聘岗位,可参会的3800名下岗失业人员仅有668人次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占到求职人数的18%。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反映,企业过于苛刻的年龄限制,影响了他们的求职。统计数字显示,在参会的92家单位中,岗位按年龄段分,30岁以下582个,30-40岁的937个,40-50岁458个。由于本次参会的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因此,40岁以下1519个岗位就把他们排斥在外。许多职工看到年龄限制,连上前问一下都不敢问,就业热情一下子被击落。

另据悉,前不久由西安市总工会举办的大型下岗职工再就业专场就业洽谈会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些下岗职工就提意见说,如果政府部门举办的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没有体现出针对下岗职工现状的特点,等同于社会上一般的招聘会,那就失去了举办专场的意义。

据了解,有些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由于实行“双免”政策,举办部门为了更多的吸引用人单位的参加,审核不严,管理失宽。致使一些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和录用的人员跟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不相合,其实际是来做样子或是来沽名钓誉的;有的甚至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如在一次下岗人员招聘专场会上,几个单位打的广告都是要招聘18-22岁的劳动者,令下岗职工觉得可气可恨。

相关专家建议说,动机的实现应与规范的行为相匹配。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洽谈会,下岗失业人员是绝对赞赏和支持的,但既然是专场,就应该有专场的特点,严格审查用工单位的招用条件是否适合下岗人员,从而能真正解决一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对那些假借专场会名义另有所图的还是不要让进来的好,以免损失政府和工会的威信,凉了下岗职工的心。 ■宋宗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