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12日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那只扳道岔的手

□文/柯喜堂

火车也是磨道里的驴,得听道岔工的吆喝。兀那庞然大物轰轰隆隆地驶出车站,该与哪条线路接轨,则全看道岔工那只手如何扳了。当然,无论是手动抑或自动(程控),那道岔也不是随意搬的——否则,整个铁路运输系统还不乱了套!

之所以想起那只扳道岔的手,是有感于在我们时下经济社会里,某些“手”的运作,虽打着“公平”“合理”的旗号,然背后操纵的,实乃部门利益或既得利益也。比如近年国内一些垄断行业对“国际接轨”这个词儿青睐有加。诚然,在我国现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今天,融入全球化经济,按照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办事,可谓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谁又能说与国际接轨这个“道岔”扳得不对呢?问题在于:“接轨”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不能脱离“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事情怪就怪在这里。某些垄断部门作出某项服务收费涨价决定时,则与国际上同类价格相比,且不无虚伪地告诉消费者,即便涨价后国内价格也未真正到位呢。更令人吃惊的,这种说法往往还有“理论”支持。比如每年到了春运期间,也是票贩子特别猖獗的“黄金季节”,不知有多少乘客(多数为一年年底才与家人团聚一次的农民工和打工者)因无法购得车票不得不挨票贩子的狠宰!怎样从根本上治理这种无序非法现象?有的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却是“提高票价”云云。按照此类“高见”,只要票价涨至票贩子没有“利润空间”可言,就无须谁来“打击”、“取缔”了。这种经济杠杆作用固然高妙,可惜“现实”却不买账:盖近年春运期间火车等票价已较大幅度涨价,票贩子们却仍很活跃。那么,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还应继续再涨价才是——但这种涨价,对广大乘客,尤其是一年挣不了几个血汗钱甚至还遭欠薪克扣之痛的民工,显然既难承受,又不公平!

老话讲“官字两张口,咋说都有理”。某些以“官商”自居的垄断行业在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时,却又往往拿“基本国情”来说事,以证明其收费的“合理性”。此类事虽遭媒体多年批评或质疑(如手机双向收费、电话初装费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座机费,等等),但除了电话初装费有较大降幅,其它不合理收费多嬉皮笑脸地摆出一副“笑骂由你,钱我一个不少照收”的架势。其实,据相关资料介绍,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早已淘汰了电话初装费、月租费,亦不乏手机单向收费的国家。至于令国内司机苦不堪言的过路费,时下国外通行做法是一旦公路(或桥)收回成本之后,就不再收过路费。凡此种种,在国内既得利益者的眼里,自是成了迟迟不愿去搬的“道岔”了。

搬“道岔”的手如何运作?说到底是一个为谁运作的问题,也就是在利益的天平上,是向广大人民利益倾斜,还是向部门利益或既得利益倾斜?不可否认,即便贵为“垄断部门”,也存在某些苦衷和难处。但如果对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是通过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包括外部有效监管)来予以解决,而是利用其垄断地位,以损害公众利益自利自肥,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尤其是国家已明确表示,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见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则不啻意味着垄断企业不改革重组就没有出路。如是,也可以说,垄断行业或某些特权部门惟有以公众利益为重,才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市场,获得生存。何况,关注社会弱势阶层利益,也是时下国际公认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大多数人利益,牺牲一些部门利益,不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么?!

这种扳“道岔”之手,自是多多益善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