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呼唤千万个张贵卿
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会议,最难理解的是当最后表决时许多人对议题还言犹未尽,而主持人却大喊:大家鼓掌通过,然后他先带头拍了起来,随着台下应和的一阵噼里啪啦掌声响过,一个本意严肃的会议遂草草收场,久而久之,“鼓掌通过”甚至成了一些官僚搪塞监督的妙招,在“鼓掌通过”盛行之下,仅有的一顶点民主也成了儿戏。
“鼓掌通过”不知是哪位先生的发明,也不知起始于何时何地,但却风行于当今的城乡上下,不是没有人发现它的弊端,但却少人对之公开亮起“红灯”。然而,近日南京汽车集团工会副主席张贵卿却成为那个敢于说“皇帝光着屁股”的小孩。据《南方周末》报道:去年年初通过差额选举当上市人代代表的张贵卿参加南京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开预备会对大会主席团成员以及会议日程进行表决时,主持人发问:“有没有意见?没有意见,那就鼓掌通过”。在一片掌声中,主持人宣布“一致通过”。张贵卿觉得这样的表决方式“无法准确表达代表的意愿,更不能精确统计表决结果”,与会的“400多名人大代表中,起码我没有鼓掌,咋能算是一致通过?”他向人大提出了“关于取消鼓掌表决方式的建议”,几经努力终有结果,不但从今年起南京市人大代表再也不能用鼓掌的方式进行表决了,全国人大表示各级人大也将逐步告别这种“不能准确统计民意的表决方式”。尽管有人对第一次参加人代会就放了一通响炮的这位工会主席颇有微词,可他却说:“因为我是工会代表,工人投了我的票,是希望我能代表他们说话。如果我将选民交给我的信任票用鼓掌的方式轻易交出去,下次落选的将会是我。”
读罢这则报道,一股感奋油然而生。张贵卿在差额选举中脱颖而出当上人大代表,说明南汽集团的职工没有看走眼,而张贵卿出手不凡也算不辱使命。人大多年被视为“橡皮图章”除了体制的因素外,人大代表的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就以“鼓掌通过”为例,它风行多年那么多代表不会没有看法,但却无人建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失职。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皮毛小事不值一哂。其实这恰恰正是误区所在。千尺高楼起于平地,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度,它需要上层的自觉,更渴望群众的主动和创造。当年安徽农民按着红手印“分田单干”,形成的星火之势,谁能料想到引发出一场“绿色革命”,从而解决了中国人的肚皮难题,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证。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只有从不起眼的“鼓掌通过”类一个个“小事”不懈做起,从程序正义到实体正义步步推进,才能到达自由的彼岸。而在这一过程中,有言责的“观人风者”责任大焉。
在尽职尽责上,作为人大代表的张贵卿是众多各级人大代表的榜样。而作为工会副主席的他未尝不是广大工会干部的楷模。受职工之托忠于职工之事,本是工会的应尽之责。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工会之所以被职工喻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就是缺少张贵卿这种尽职意识。我也曾旁听过不少企业的职代会,一些职工代表台下能言善辩,一到开会则“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管厂领导工作报告如何,一概举手赞成,甚至有明显违背国法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也事不关己马虎了事;更甭指望能力挽狂澜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久而久之,缺少监督的权利泛滥,受害下岗的不仅仅是职工个人。
中国工会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涌现过千万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的先进人物。而今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同样需要象张贵卿这样尽职尽责的好工会干部。他们同样是我们的当代英雄。
■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