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难不倒的钳工班
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橡塑制品厂的钳工班共有12名职工,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然而就是这个年轻的班组攻克了分厂多项技术难关,完成了大量生产任务,被喻为“难不倒”的班组。
钳工班承担着分厂军品y8机大量零件的生产任务,工序长,异型件多,绝大多数由手工操作,批量大数量多,多为非金属件。这些非金属件在加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加工难度很大。同时,钳工班还承担着繁重的民品生产任务。全班同志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十分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年仅30岁的班长陈坚凭着刻苦的钻研精神掌握了钳工的多种加工技术,成了班里的“攻关能手”。他从事模具加工,负责分厂全年40多套民品工装和170多套返修工装的修理任务。2002年7月份正值油壶的市场销售旺季,油壶模具的安装尺寸没有达到厂家要求,厂家要求在3天之内必须生产出符合尺寸的产品,否则将重新寻找合格供应商。在这紧要关头,陈坚主动承担了这项棘手的工作,一连3天他仔细核准尺寸,寻找问题原因,终于将模具修改到合格尺寸达到了厂家的要求。
那次,分厂急需交付的军品布板。但这批材料相当硬,铣工在加工时一连打坏了5把铣刀很难加工,于是工段将这个难题转到钳工班交给了青年职工郭卫东,郭卫东仔细研究了材料,采取用钻床去余量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槽型再经过细致修磨。经反复试验后加工出了首件合格产品,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一件件赢人的事,更使这个钳工班在全厂叫得响了!■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