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民工的三个“心愿”
最近,单位分给笔者一套房,来自长武县亭口镇的民工王师傅承揽了装修活。
我对他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今后务工的环境会更宽松。他听了特别高兴,说自己多年来的三个“心愿”也许就要实现了。
有个像样的劳务市场
见到王师傅是在咸阳家乐超市旁边的劳务市场,这里是交通要道,一群民工挤在路边狭窄的人行道上,显得非常别扭。他说,这个市场已换了几个地方,不是离市区远,就是偏僻,揽生意很难,所以他们偷偷又回来了,可时不时得提防城管。老王一提起这就苦恼。
自己的户口能解决
去年底,老王听说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就可以申请城市户口,于是他兴冲冲地去派出所咨询。人家要见用人单位的正式用工合同,他是搞装修的,哪有这东西?托熟人找关系,弄来一张“合同”,人家又说其他所还没办呢,再等等,到现在他还在等呢。
借读费减少些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每到儿子开学报名时,老王就发愁。虽然娃学得很好,可每年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一点儿也不少。老王算了一笔帐,每年儿子要比城里娃多掏将近3000元。“听说武汉都取消了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不知咸阳能不能减少些,最好也去掉。”王师傅满怀希望地说。 (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