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27日
头版
01

桃核雕刻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明末作者魏学洢写的《核舟记》一文中,曾描写明代奇巧人王叔远核雕“技亦灵怪矣战”——

再现《楼舟记》之奇雕

家住蒲城县城的赵秉科已年过花甲,瘦高的身躯略微显得有一点驼,一双老花镜和花白的头发记载着老人一生的沧桑与坎坷。

赵秉科16岁开始从师我国著名果核雕刻老艺人孙光明。40多年的从艺之路使老人精通石、牙、玉、骨、竹等雕刻工艺,而核桃雕刻却是他的绝艺。核雕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核雕要根据桃核纹路,因形安排内容情节,艺术创作的局限性较大,为了使作品能够生动传神,他处处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变化,捕捉和提炼艺术形象。为创作《红楼梦》、《西厢记》“十八罗汉核舟记”等作品,他读书、看演出,研究历史人物的画片资料,走进庙宇寺院绘制资料画稿,悉心研究。在长不盈寸的桃核上成功地雕出了一批“十八罗汉”和“菩萨”头像。其刀法径路细腻贯通,且形态逼真、性格迥异,栩栩如生。赵秉科技艺的独特,玄妙、神奇、新颖,让世人交口称叹,素有“桃核赵”之雅称。

从1993至2002年赵秉科又先后为美国朋友雕刻了自行车、马车、飞机等七、八个系列的桃核雕刻作品,受到了外国朋友的喜爱。

多年来,赵秉科共创作和雕出了上千件作品,还写下了大量的艺术随感。如今老人还在苦苦探索,他希望后辈中有人能学会这门技艺。

图①赵秉科老人在创作。

图② 闲暇之余赵秉科和老伴就翻过去的资料。

图③ 在野山桃果上雕出的“十八罗汉”。

图④ 核桃上刻就的龙舟唯妙唯肖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