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2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春柳 伤口 奶奶的白发 想象中的远方 图片新闻 环境问题 小幽默 广告时代的朋友们 从3000元刭38亿的“西北首富” 远树 青山绿水话南湖 广告 江青与吕后玉玺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奶奶的白发

■散文     □文/声语竹

我小时候主要是由奶奶抚养长大的,虽然妈妈上班的地方并不远,但她要照顾比我小一岁半的弟弟,再无精力管我。

我是奶奶的第一个孙女,我出生时奶奶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在我的印象中,奶奶的头发本来就是白色的。那时候觉得奶奶像黄昏时映在土墙上的斑驳树影一般,淡淡的,可有可无。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人到中年的我,却不时地想起早已逝去的奶奶。

那天我坐在装修一新的家里,看新买的东芝29时彩电,忽地,奶奶扒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一幕,是那样清晰而且固执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奶奶因年迈视力极差,看电视时脸几乎要挨到屏幕了,又怕把别人挡住,只紧贴着电视一侧看,额头如银丝的白发飘散着,轻拂在电视荧屏上。

那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奶奶那时已八十多岁。家里新买了台十八时彩电,就放在客厅里,平时晚上父母与我们姊弟三人一起看,奶奶是不来的,只有白天,瞅我妈不在家的空档,奶奶才扒在电视机前看一会儿,但仍不时地被母亲撞见。撞见了,母亲或找茬骂我,或把东西弄出很大声响,奶奶便讪讪地走开。我那时太不明事理,心里虽很替奶奶难受,但除了傻站着外不知该怎么办。

可是,有一次或是老人家太想看那节目,或是戏演到精彩处奶奶看入迷了,(奶奶是秦腔迷,陈妙花的《虎口缘》任哲中的《周仁回府》,奶奶能有滋有味地整折地唱下来)直到我妈进了门,奶奶竟破天荒没有走开,我当时心都揪紧了,只见奶奶也似乎在拚却全身力气抵抗着什么,奶奶紧闭着嘴、手牢牢抓住放电视的桌边,昏花的、围满皱纹的双眼紧紧盯着电视屏幕,额上白发飘散……

许多年后,这个几乎定格的情景,连同奶奶飘拂的白发,时时显现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奶奶一辈子坎坷艰辛,这点磕绊算不了什么,但这些回忆牵动了我的不安和自责。虽然我那时还太年轻,但我就不应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吗?不应该以我微弱的心力来使奶奶得到些许安慰吗?非但不是这样,我甚至顺从母亲的意思,不与奶奶说话,不对她笑,与我更不懂事的弟弟们一起,冷落我的八十高龄的祖母!

小时候,奶奶常对我说她是如何一把屎一把尿地将我拉扯大,我则不屑地转过头去不听。而今,在我自己也做了母亲,也在一把屎一把尿地养着自己的孩子时,我才懂了这句话的分量。

我出生九天时妈妈就生病住院,我从此断了奶水。出生九天,四斤重,瘦弱如小猫的我,是奶奶怎样养得活了下来,这是个奇迹。奶奶也曾叨叨了很多我小时的趣事,但在我童年太简单的心中,竟没留下几件,只记得奶奶为哄我吃菜,把胡萝卜叫做红大阳,一边用小勺在碗里搅着,一边反复唱着自编的歌儿:太阳太阳快出来,囡囡看见你了,囡囡想吃你了……

在我经历了一些人情冷暖,见了一点世间风雨之后,我开始明白了。可是,可惜,我明白得太晚,如今啊,叫我到哪里去寻求那份远逝的慈爱?又将如何报答那无比沉重的养育之恩呢?

去年在古镇乌镇游览,轻轻走过狭长的石板街面,一个占老的木门口,一个白发的老奶奶慈爱地看着我,我不禁甜甜地笑了,她也笑了,满脸的皱纹盛开成一朵菊花。

是奶奶在天上送给我的笑吗?但愿她也看见了我的笑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