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完善和深化厂务公开的思考
厂务公开的开展,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这项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还存在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监督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文章”。
一、深化厂务公开要围绕一个大局
在新的形势下,广大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要深化厂务公开,就必须不断拓展和充实新的内容。当前,我们需要继续搞好职工切身利益和企业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这两个方面公开,同时还必须抓住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去深化厂务公开,使厂务公开不仅成为落实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使其真正成为包括经营管理者在内的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需要。这是厂务公开的生命力所在。
二、深化厂务公开要完善两个机制
推行厂务公开需要建立多种保障机制,但其中以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最为重要。
工作机制是保证厂务公开能在企业规范运作的前提,因此,完善厂务公开的工作机制是落实厂务公开各项任务的基础。厂务公开的主体是企业的行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厂务公开责任人自然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企业的党委、工会、纪检等应作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企业的厂务公开,负责厂务公开的具体运作。在完善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对那些制约企业改革发展,在职工中最为敏感,对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密切的问题,首先进行公开。同时,厂务公开的内容要以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为依据,不能违法违规,不能有法不依。
监督机制是保证厂务公开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许多企业的厂务公开多是事后监督,有的甚至只公开不监督。我们认为,厂务公开的监督机制必须从程序和范围两个方面完善。在程序上,厂务公开应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企业的重大问题从一开始就应该依据程序进行,在各个环节上进行公开,使厂务公开的监督主体能进行全面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在范围上,要根据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公开,使厂务公开能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监督。
三、深化厂务公开要实现三个延伸
要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延伸。在推进厂务公开过程中,要引导职工群众不仅加强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问题的关注,而且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一些重要问题,从而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齐心协力搞好企业上来。
要向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上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认真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好经验,注意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有益做法,努力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保证厂务公开稳步发展,有效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
要向推进职工代表大会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上延伸。职工代表大会是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搞好厂务公开,有赖于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也有助于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四、深化厂务公开要做到“四个结合”
厂务公开要与完善职代会制度相结合。实行厂务公开,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职代会的内容,同时也是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职代会又是厂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厂务公开与职代会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厂务公开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厂务公开是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内在要求。
厂务公开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在职工知厂情的同时,更要让他们议厂事,企业的管理者要敢于把工厂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讨论,充分发挥职工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厂务公开要与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的制度也要适应外部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厂务公开工作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公开监督。因此,加强厂务公开与企业管理制度的结合,有利于企业能按章经营,减少企业违规带来的风险。
梁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