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08日
综合新闻
02

中国经济新起点

——“两会”热点经济问题展望

牵动着中国证券市场敏感神经的国有股全流通,会否在2004年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方案?

中国金融业距离2006年全面开放日子所剩不多,现在准备如何?

我们相信,这些涉及中国经济重大走向的问题,不仅是“两会”关注的焦点,而且还可能引起新的争论。清晰地梳理出这些重大问题的脉络,有利于我们对2004年中国经济趋势的判断。

本届政府将今年GDP的调控目标确定为约7%,甚至较新一轮增长周期雏形初显的2002年还低1个百分点,它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如果今年GDP增长超过10%,那么,2005年以后中国将再度陷入深度通缩。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担心,如果在9%的基础上再加速,则会使“局部过热”演变为“整体过热”,出现社会难以承受的高通货膨胀。

一个预言通缩,一个担心通胀,更有相当人士认为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目前涨价的上游产品能够被成功导向最终消费,则可能出现通胀,否则将造成中间产能过剩,形成长期通缩。

这种两难局面还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宏观经济日益显示出其运作的复杂化——去年还在为通缩而苦恼,转眼间就出现了局部过热,而如果一味贸然地抑制过热,再过一程很可能又要重新启动经济。

7%,我们相信参加“两会”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会对此作一个很好的诠释。

一阵风一阵雨的国有股全流通问题令中国证券市场紧绷着的弦久久不能松弛。

国资委近期透露的信息表明:国有股全流通不可能久拖不决,当然也不可能一次决断。

问题终归要有个结局。我们相信,参加“两会”的许多专家会给国有股全流通开出新的药方。但有一点,“国有股减持和转让必须做”是一个大前提,剩下的只是时间表和具体方案。

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间表已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逼到了无处回避的墙角,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可能还不那么结实。去年“两会”期间,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直声称,他最担心的是中国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

是不是到了闻风色变的程度呢?可能也不是。四大国有银行已纷纷拟定改制框架和上市时间表。但还有其它没有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是不是也有所动作?事实上,银行业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可以肯定的是,振兴东北将是经济学界、东北地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着墨最多的议题。如何撬动东北三省上万亿沉淀的资产?如何核销数千亿的不良贷款?振兴东北首批涉及610亿元投资的100个重大项目运作如何?如何改变东北三省国有经济比重高达80%的状况?答案我们将从“两会”中努力梳理和寻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