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生贤的风节
杨乾坤
风是高风,节是亮节,卖粮而修路,造福乡里,无言之行,远胜过大话不绝于口者。此人是谁?宋生贤;此地何在?镇安西山;此行何者可比拟?移山之愚公!生于穷乡僻壤,山川隔阻,“出入之迂也”。在高山悬崖间盘附,敢问路在何方?“上山碰鼻子,下山蹲尻子,抬头掉帽子”,其艰也若此,其险也若此,思之令人情伤。
一悬崖峭壁唯鸟道,别有西山行路难!
知难而上,宋生贤也学起了古代北山之愚公,“移山”!为了修路,更确切地说,为了开路,他真也“愚”得可敬:先修地以种粮,靠攒粮以卖钱,再用钱以修路。决心既下,义无反顾,二十年间,修地二十亩,卖粮四万斤,移砌土石二万方,用废钢钎二十根,父因积劳成疾而逝,妻因无钱医病而亡,一家人苦累穷愁而难为人道,“毁家”以纾村民之难,为了何来?时至今日,挖山不止,竟修成大道三公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宋生贤行此大道,不图回报,不事张扬,默默劳作,循序而进,他和家人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而是宵衣肝食,披星戴月。为修此大道,宋生贤虽举家惟艰,债台高筑,然而心犹未悔。开路者披荆斩棘,人皆称之;路在脚下,人皆励之,而对宋生贤,却是路在手上!
——高风此中起,亮节此中生!
风节如是,当使大唱高调者以噤声,趋炎附势者以敛手,尸住素餐者闻之足以惭,沽名钓誉者见之足以羞。此风当颂,此风当扬;此节当赞,此节当彰。
——此风节,扬起堂堂正正之旗,宋生贤,实乃民族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