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评也罢安永杰
按照常人思维,能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金榜题名,理应是那些综合实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然而,看了“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8家亏损”的报道后,“中国企业500强”的美好形象在我的心中大大折扣。
《陕西工人报》9月8日头版以“中国企业500强有18家亏损”为题报道说:9月5日在重庆公布的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显示,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中,有18家企业亏损,合计亏损67亿元。另外还有100家企业利润缩水,其中利润下降最多的竟高达609.41%。
众所周知,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即追求效益最大化。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和好的经济效益等才是衡量企业实力强不强,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的主要标准。
为什么会出现“中国企业500强”不强甚至出现利润缩水、亏损的笑话来?吾以为:对中国企业进行500强的评定工作中的只重视企业的市场规模、把营业收入总额作为单一指标的评判标准缺乏科学、缺少规范、歪曲了市场经济规律,以至于酿成这样让人啼笑皆非、感到十分滑稽的事来。
笔者认为:如此评比,不评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