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01日
生活
03

神奇的客家土楼

在闽、粤、赣边区苍茫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万计的客家土楼。这些土楼或圆或方,古朴雄奇,与青山、绿水、苍松、翠竹、拱桥、溪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绚丽画卷。

客家土楼以生土掺石灰为主要建筑材料,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而成,高大、厚重,是个能防风、防火、防盗、防震的坚固堡垒。土楼冬暖夏凉,热天可降暑,冬天可防寒。厚重的土墙还有保持室内湿度的作用,环境太干燥时,能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十分有益于居民健康。

土楼人家以宗族而居。一楼之人均为“一公之孙”,有数十人以至几百人。几百号人聚居一楼、和睦相处、共渡人生。土楼既是一座庞大的住宅,又似一个小小“都市”。

笔者曾参观振成楼。它位于永定县湖坑镇的群山之中。圆楼在永定县共有360座,“振成楼”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此楼内外两环,按八卦形建造。外环四层,卦与卦之间没有防火隔墙,底层是厨房、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四层为卧室。内环2层,有议事大厅、会客室等。楼中一厅、二井、三门、四楼的布局对称、合理。楼两侧还建有学堂、花园等。这种神奇而罕见的建筑艺术,令外国专家惊叹不止。1985年,振成楼模型在美国洛杉矶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颇受好评。观者惊叹日其“可与长城媲美!”

振成楼不仅外观壮丽,内涵也十分丰富。仅是楼内门廊上厅堂内琳琅满目的对联、诗词,就令游客遐想深思。如“振成”二字的冠头联就有:“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振乃家声好就孝第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晋朝以来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一带汉人为躲避战乱,南迁进入闽、粤、赣边区,形成了客家人这一特殊群落。据考证,汝水以东、颖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客家人称自己是中原士族、三代遗民。

给我们作讲解的,是振成楼孙字辈主人,叫林日耕。据他介绍,振成楼建于1912年,历时5年,耗资8万光洋。楼主在做烟丝、烟刀生意中发了财,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在振成楼大厅正中,还留有黎元洪的题字。永定烤烟是有名的。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广植烟草,所产“条纸烟”因质地精良被称为“烟魁”,销住大江南北、南洋列国,还曾被作为入朝贡品。烟业带来的源源白银,奠定了营造土楼的经济基础。永定土楼作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产生了积极的“土楼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也引来了不少投资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文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