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毛泽东的幽默 图片新闻 值得一说的刺张诗 感激翻译家 张思德的故事 国庆长假读旧书 书香依旧 “平民”诗轶趣 难听的书名 收工 读书境界 广告 书的魅力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人物·读书
04

张思德的故事

□文/朱旭明 口述 鹏鹏 整理

今年是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60周年纪念。日前,笔者采访了毛泽东原警卫战士、张思德的战友朱旭明。86岁的朱旭明说:“我和张思德在一起工作近三年。60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在我的脑中出现。”

帮助班长做工作

1942年,朱旭明调到毛主席警卫班。一个中等偏高身材、脸色发红的战士接过他的背包,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亲切地说:欢迎你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让我们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这个战士就是张思德。

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长征到陕北后调中央警卫团。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时,警卫班班长是张承和,副班长是李利生。张思德处处起带头作用,还帮助班长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一次,朱旭明问他:“你把班长的工作都做了,不是多管闲事吗?”张思德严肃地说:“做好全班工作不能光靠班长一个人,我们人人都有份。”

吃苦在前 事受在后

张思德总是遇到困难抢着上,遇到方便让别人。那时,警卫班每月吃一顿肉,每次他都让大家多吃,而他自己只吃一小块。有一回毛主席写信派警卫班送。张思德知道延河涨水,路不好走,接过信骑上枣红马就走。到达延河边一看河水陡涨,水流湍急。他把信绑到马头上,然后拍着马的脖子说:“枣红马呀,如果大水把我冲走了,你替我完成任务好吗?”枣红马懂事似的点点头。于是,他拽着马尾拼力游向对岸。

为了冬季取暖,警卫班轮流到深山老林里砍树烧木炭。伐木时别人一天砍八九棵树,张思德每天都在10棵以上,因为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干。

带头干最危险的活

烧木炭有两道工序最危险,一是挖窑;二是炭烧好后出窑。张思德总是抢着带头干这两项最危险的活儿。1944年9月5号,张思德和战友白满沧去挖窑,这次他又干最危险的活儿。中午,朱旭明突然听到微弱的“救命”声。他循声跑去,只见白满沧全身被土掩埋,只有头部露在外面。朱旭明和战友救起了他,然后拼命挖坍塌的炭窑。过了一会儿,朱旭明用双手挖出了张思德的头部,大家又挖出了他的身体。张思德是坐在那个直不起身的小窑里工作时牺牲的,牺牲时还紧握着镢头柄。29岁的张思德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毛主席指示开追悼会

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毛主席耳中。毛主席悲痛地说,给张思德开追悼会,我要讲话。9月8日,毛主席带着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幛来到追悼会场,流着眼泪向张思德的遗像鞠躬。毛主席在追悼会上深情地演讲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悼文。朱旭明说,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上,才能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