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蜀道峭壁“织网人”
宝成铁路凤州工务段管辖的174.38公里线路为咽喉地段,隧道146座。48年来,隧道进出口上部山体由于长年雨雪侵蚀,表面岩石风化脱落,特别是防洪季节,落石等灾害严重威胁过往列车安全,已成为工务段的一块心病。
为彻底消灭这病害,他们引进新技术设备,对线路两侧山体进行扫山排危石,同时对大面积的隧道口的仰坡、展坡表面进行悬挂铺设防护网,兜住山体危石。承担这一工程的职工住临时帐篷、喝山泉、啃干馍,发扬“老宝成”精神,在陡峭的岩石上钻眼打孔钉钢钎拉钢索,粗针大线安装缝合防护网。
异常艰苦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人们已习以为常。迎着朝阳爬上山坡、下到峭壁,踏着夕阳的一缕余晖回到工棚,在嘉陵江边洗去一天的疲劳,在篝火旁进餐,在隆隆的列车声中沉睡。工人们戏称自己为“缝山织网”的“织网工”。
经过7年多的努力拼搏,他们投资200万元,在11处严重山体病害处挂设主动柔性防护网5160平方米,对3处重点病重处挂设被动性防护网1850平方米,有效抑制山体落石,为进出宝成铁路的列车编织了一道道安全屏障网。
严军 王培民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