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26日
生活·健康
03

善处“是非”

俗云:“人皮难背。”个中原因,大约在于人属于“社会动物”,不能不生活在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中,常常须面对种种是非选择,或陷入不是不非亦是亦非甚至“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不明是非之中。如果面对是非缺乏理智态度,则势必搞得神疲身累窝火憋气生趣全无活得泼烦、没劲,非但于事无补,且会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如是怎么办?

鄙人认为,其一是平常心态看待是非。俗云“拴得住驴嘴马嘴,拴不住人嘴。”可谓话丑理不丑。是非既然不可避免,也就不必事事过于较真。如果不涉及原则问题,只是生活上或工作中的小是小非,则不妨大度处之,多些宽容之心。史载宋代时曾在两代皇帝手里三次担任宰相的吕蒙正,在他初任宰相,一次上朝时,有一官员在帘子后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能当宰相吗?”吕听见装没听见,依然神闲气静地走了过去。散朝后,他的一些同事却为他忿忿不平,要求追查是谁敢如此无礼,吕却不让追查。并说,还是不知道此人是谁为好。因为“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毋知也。”看来,这位吕宰相确是肚里能撑船,该宽宏时须宽容,不仅省了自家烦恼,而且赢得雅量美名,没了是非,何乐而不为呢?其二,不听闲是闲非。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专喜张三长李四短地搬弄是非。对这类人,我的经验是两个字:不听。来说是非者,往往就是是非人。不听,对方少了一块市场不说,也避免了可能使自己亦成为是非谈资。古人遗训:言多必失嘛。当然,“不听”政策也有时失灵,生活中有些是非,打的是遭遇战,所谓不期而遇。既然避不了,躲不过,那么,其三,便是面对是非,首先是不怕,继而则应持积极谨慎态度予以妥善解决了。一般说来,只要抱着与人为善态度,生活中的是非以及误会之类,还是可以化解澄清的。即便一时难以消除某种误会,则“日久见人心”,是非自然明的。万一不幸遇上不明事理胡搅蛮缠以为软处便可起土善良就可欺凌的主儿,对不起,人都是有脾气的,咱也就没什么客气可讲了。其实,“当怒则怒,该争就争”,也是很人性很正常的事。做人处世,有时也要像豆腐那样可荤可素,若是只素(忍让也)不荤(怒起也),一味委屈自己,对身体健康伤害亦很大,且在客观上助长了恶人凶焰或小人气势。当然,怒也罢,争也罢,亦须有理有节有度,并不可丧失理性。

有人戏言:高位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兴。善哉斯言!而高兴或日快活生活,自是也离不开善处“是非”了。你说呢? (南山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