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无论怎样困难 还要笑对生活
沙发的皮面旧得磨起了毛,主人用垫子遮着。五样不同时期的家具四种颜色,叙说着各自的历史。一只破箱子,盖子倒过来便成了柜子用。母女俩的穿戴与这个时代的时尚格格不入……提起张雪玲家,西安海红轴承厂工会干部说,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带一个患尿毒症已六年,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女儿苦撑到今天,生活的很不容易。48岁的张雪玲则说,几年来,厂工会和众多好心人给她家许多无私的帮助,为了女儿,也为了回报好心人,无论怎样困难,她要笑对生活。
12月22日,雪后的街道泥泞湿滑,一大早,住在海红福利区的张雪玲便出去买菜了,这一去便是几个小时。买菜是真也是假。今年22岁的女儿从16岁患病至今一直在家,一个星期透析两次,每次需要300多元,加上营养品,一个月要3000多块。夫妻俩都下了岗,给孩子治病债台高筑,钱要算计着花。张雪玲出去早是想买点便宜菜。其实,她还想给开在阳台上的小商店进点货,怕孩子着急,说是去买菜。货没进成,菜买回来了,三只土豆、两个红心萝卜,张雪玲说,图个便宜实惠,多省下几个钱给孩子看病。厨房的桌子下,三棵已存放了数日,叶子蔫巴巴的白菜是张雪玲家当日的午餐菜,土豆和萝卜是留给孩子享用的存货。厨房角落里的一大缸腌白菜是张雪玲的手艺,也是她家的过冬菜。
说起社会的关爱,张雪玲的眼泪流了下来。女儿很要强,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养病,喜爱读书看报。长期出不了门,张雪玲怕她寂寞,想办个书店,这个计划后来流产了。她家住一楼又临街,她又想办个小商店,一来让女儿有点事做,二来多少有点收入。她家的隔窗紧邻当时在阳台上开了个小商店,邻居退休了,企业效益又不好,两家一起开商店赚谁的钱去。但当邻居知道张雪玲的想法后,非但没有怪她,反而关掉了自己的商店。这让张雪玲很感动。
谈到丈夫,张雪玲的眼泪又悄然而下。丈夫在外打工的日子很辛苦,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不够孩子的透析钱,今年8月份,为了多挣点钱,丈夫朱玉祥冒雨骑自行车去找工作,在避让汽车时把腰骨摔断了,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屋漏偏遇连阴雨,张雪玲没有垮掉。她说,最艰难时,她哭红了眼睛,责问老天为何对自己不公。晚上靠听谈话类广播抛洒内心的痛苦。慢慢的她想通了,哭不是办法,哭解决不了问题,女儿需要她,丈夫需要她,没有了女儿她就没了希望,这个家就完了。在她身后,有各级工会和热心人在支持、帮助她。一想起社会各界对她家的关注,张雪玲便多了一份生活的勇气,她说,经历了生活的磨难,面对困难,她会笑对明天的太阳。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