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经济普查,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 统计局副局长王莉霞答记者问
2004年12月31日,我国将进行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在我国是首次,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针对读者提出的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普查,经济普查都有哪些内容、如何开展等问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王莉霞。
记者:据了解,社会公众对经济普查工作还比较陌生,请问这次普查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次经济普查是一项最基本的国情国力调查,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各项决策,也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根据经济普查得到的综合信息,国家可以在宏观控调、宏观管理方面制定出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政策;企业也可以正确地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向,适时作出生产经营决策,赢得市场先机和竞争优势。
记者:请问政府机关各部门应如何配合普查工作?
答:首先,搞好普查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经济普查对掌握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部门作为经济普查的最直接受益人,理应积极支持经济普查工作。
记者: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财务不健全的问题,是不是会遇到不如实填报的情况?如何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答:这种情况的确有,那就是隐瞒,另外就是对经济普查政策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首先要做好宣传,解除人们的顾虑。要让大家了解到,经济普查的内容及其指标绝大部分是常用指标,即使有些指标被调查者认为属商业秘密,也不必担心会泄密。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想大多数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还是能够做到如实填报的。’
记者:经济普查数据对社会公众有什么用处?
答:经济普查数据除了用于各级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外,还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做到普查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过对普查数据的了解,各企、事业单位得以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向;广大民众得以正确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其自主作出就业、消费、投资等选择提供信息服务。
记者:您前面说过这个调查结果应该是保密的,那为什么又要向社会公布出来?
答: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保密的是某一个企、事业单位,某个个体户的资料,还有他们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而我们公开的则是经过加工、汇总、整理以后形成的资料,也就是说,公开的是全省的汇总结果及数据资料分析。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