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总理共流泪
一月三日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出现了令人深受感动的一幕:温家宝总理在元旦次日到陕西陈家山煤矿看望11·28矿难家属,他走进遇难的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家,紧握着他的母亲、妻子和孩子的手,亲切地安慰他们。听着家属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温家宝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温总理为遇难矿工流泪,我为温总理深爱人民的情怀而感动地流泪。
我不禁想起周总理的一件往事。1972年,周总理回到延安,他走进老乡家中,和老乡一起喝稀饭、吃窝头,他一边啃着坚硬的窝头一边流泪,他对地方领导说:“解放这么多年了,人民还这么穷、这么苦,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两位总理,场合不同,眼泪一样,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都是为人民的疾苦而流。一国总理,情到悲痛时,热泪盈眶,没有做作,只有真情。这真情,是真正爱人民之情,是真正把人民时刻放到心头之情,怎能不让人感动?我们为拥有这样的总理而自豪。
温总理一直心挂群众,即使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坛上,他也没有夸夸其谈,而是深情地讲述贫苦的农村,“在那些贫穷的偏僻的山村,人们还在使用人力和畜力耕作,居住的是土坯房,大旱之年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我的心里常默念着郑板桥的两句诗,就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千万的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千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温总理的言行,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最好的榜样。真正的“执政为民”,绝对不是挂在口头,大言炎炎,绝对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象温总理一样,走到人民中间,与人民一起欢喜,一起流泪;是象温总理一样,心里常默念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真正关心人民的喜怒哀乐。春节临近,各级领导干部又在准备“送温暖”活动,但愿不要把慰问活动,搞成季节性的“应景”之作,而应学习温总理的精神,实实在在地为群众着想,办一两件实事。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实践“执政为民”的思想,做真正的人民的公仆。
温总理的言行,也是对腐败分子的无言鞭挞。人们之所以如此痛恨腐败分子,是因为他们作为人民的公仆,从不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头,而是处处营私为己。有的疯狂敛财,有的鱼肉乡里,有的沉湎酒色,总之,他们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也将被人民所唾弃。而真心为人民工作的,象鲁迅先生所说,“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我相信,温总理的言行,将感动和温暖千千万万象我一样的普通人。从温家宝总理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的好总理,各级领导如果都能够以温总理为楷模,中国就会大有希望。 (马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