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岂能游戏化
据《江淮晨报》1月2日报道,元旦前夕,安徽界首市纪委监察局以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他们组织专人编写“廉政短信”,并将全市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全部输入电脑,从移动平台上向领导干部发送。
反腐败已经成为全国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两节临近之际,各级反腐败部门纷纷出台各种反腐败措施,因为从实践来看,两节往往是腐败活动的高峰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种种不同的反腐败形式中,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即反腐败工作游戏化。前不久,南京市玄武区18名区局级以上干部家属,公开向该区300多名区管干部家属发出倡议书,要求家属们当合格“家庭纪委书记”,现在界首市发送“廉正短信”,都是反腐败工作游戏化的信号。
“祝您及您的家人元旦、春节愉快,万事如意。请您在两节期间严格遵守中央纪委‘五不许’规定。”这样一条短短的信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报道说,该市一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廉政短信有点像打预防针,将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如果一条“廉政短信”有如此神效,那反腐败就太容易了。一条短信能“将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如此成本低廉的反腐措施,世界上恐怕都难找,这种方式应该全面推广。为了保证两节后腐败不反弹,不妨每天都给领导发一封短信,不费钱不费物,又有效有廉价,何乐而不为?可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出,这位领导的话,如果不是言不由衷,就是自欺欺人。党纪国法高悬,巨贪纷纷送命,贪官尚且不害怕,依旧“前赴后继”,一条“廉政短信”却能让伸出的手缩回去,不是痴人说梦,又能是什么呢?
我们理解一些部门的良苦用心,他们为了反腐败而积极创造各种反腐败形式,其志可嘉,但不管什么形式,必须考虑是否行之有效,如果不管效果如何,只为创新而创新,不但无助于反腐败,反而让反腐败工作庸俗化、流于形式化,让善良的人们在感到可笑的同时,怀疑有关部门的反腐诚心,让腐败者认为反腐败部门已经机关用尽,更助长其嚣张气焰。
我们必须认识到,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神圣的政治工作,必须严肃对待。既不能对反腐败的前景灰心失望,也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速胜速决的观念。或许毛主席的名言是有启发意义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对待腐败问题,我们也应树立战胜腐败的信心,同时,必须在具体的反腐败措施上严肃认真。绝对不能把反腐败工作庸俗化、游戏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反腐败工作上搞形式主义,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
反腐远未成功,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急功近利不可取,哗众取宠不可取,搞形式主义更不可取,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扎实工作,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