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12日
生活·百味
04

那年中秋

[西安] 董邦耀

那年中秋,家乡的慰问团来“襄渝”铁路建设工地,慰问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三线学兵”。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举国上下“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时期,当时,物资奇缺,生活相当艰苦。大家离开父母亲人,开山炸石,架桥梁打隧道,每顿饭一人只有一个馒头,一碗高粱米稀饭,下饭的菜是能数得清的盐水煮黄豆,偶然吃一顿白菜烧豆腐,那简直就是过年。学兵们饿着肚子,干着强劳力的危险活,都很想家。

慰问团的到来就好像给大家注入了“兴奋剂”!家乡的父老还惦记着我们,还带来了月饼和《慰问信》。信上说我们积极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奔赴巴山汉水,与铁道兵、民兵一起投身于战备路建设,是毛主席培育的信得过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平生第一次受到这样的礼遇,真让人感动,什么苦啊,累啊,顿时都烟消云散了。

分月饼了。我们班十二个人,领到了三个不同馅的月饼,班长蒋宏亮用刀把每个月饼切成四牙,正好我们每人领到一牙。大家手捧表皮金黄酥脆,内瓤橙红香甜的月饼,好似手捧着一轮明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先看个够,再放到鼻子跟前嗅一嗅,用牙咬一点点,再咬一点点,慢慢地、轻轻地咀嚼着,品尝着,就像吃的是金子似的,生怕一下子吃光了。“豆沙馅的!”“枣泥的!”“你再尝尝芝麻的!”大家互相在对方的“月牙”上轻轻地咬一点点,在嘴里吧唧着,眼睛睁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

我没有吃。我要等出公务的刘锋回来,一起赏月时再吃,他是与我同住上铺的好兄弟。我连同他的那牙月饼一起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上铺。

那天的月亮特别懒,总不见它露脸,刘锋也好像是去国外而不是去团部出差似的,也是迟迟不见归来……

当月亮露出一牙月饼似的脸孔的时候,刘锋带着一帮出公务的学兵,每人扛着一麻袋高梁米回来了。他用干毛巾一边甩打着肩上、背上和裤腿上的尘土,一边看着我递给他的《慰问信》。我说,还有月饼呢!没等他洗完脸,我就爬到上铺去取月饼。

我端下碗一看,怎么只剩一牙了?我的心一惊!再仔细看看碗里的月饼,有一牙已经被老鼠偷吃的只剩下蚕豆大的一丁点儿了,上面布满了豁豁啦啦的鼠齿痕。刘锋看了看碗里的月饼,又看了看尴尬的我,扶了扶秀朗眼镜,风趣地说:“老鼠也知道这是咱亲人送来的,给咱还留了一牙。来,吃月饼,有这一牙就够了!”说着拿起老鼠吃剩的另一牙月饼,掰成两份,递给我一半。

我接过月饼,心如潮涌,炽热的友情朦胧了我的双眼。这时的月亮,已爬上了中天,那么圆润、那么明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