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2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马寅初自焚《农书》前后 胡乔木潜心运作《于无声处》晋京演出 生命的颤音 沉默三境界 岳麓书院的遐想 趣说中国茶文化 刺贪嵌名联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趣说中国茶文化

·晓萍·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神农本草》一书,该书为战国时代的著作。

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品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荣西禅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后来中国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大门。

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