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08日
生活·百味
04

山里小学

[安康] 李建华

我坐的对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所学校,时常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日子久了带着好奇我上山找到这所学校,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几间破旧的瓦房,瓦房里面有十几张破烂不堪的桌子,桌子前竟也坐了十几名学生。我站在窗外,聆听老师给孩子们讲环境课,老师让学生用“环境”造句。这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答道:“希望我们学校的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美的环境和这年久失修的瓦房,实在让人无法和它联系起来。

下课后,我跟代课老师聊了起来。原来,全校只有他一个老师!我问他:“代多少节课?”他说:“只要是教程规定的都代。”“一个月的工资?”他说:“300元。”我说:“这么低的工资,又代这么多的课,你完全可以少上几节嘛。”他说:“那怎么能行?!课上少了良心过不去。”我想规定的课时,又不是主课,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可上可不上,而他都上了,是不是他另有所图?但我没把这想法说出来,只是问:“这里的学生少,条件这么差,工资又低,为什么不重新找份工作呢?”他说:“我的同学叫我和他们跑运输,而学校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代课,我心里也放不下这里的孩子,尽管条件差,但在这里心是纯净的。”心是纯净的。一句平淡无奇的话深深振荡着我的心:我的工资比他高一倍,心却是浮躁的,不平衡,总嫌自己的工资跟同批的人比相差很多。这难道就是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环境不同吗?面对老师,心是纯净的话语冰释了困扰我多年的心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波青波。”这时,孩子们的读书声又在我耳畔响起。望着这些不蒙尘土的童心,心想他们到了我这个年龄是否会和我一样,心生浮躁呢?我不敢把这个问题深想下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在艰苦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不会忘记他们的老师,更不会忘记艰苦环境赋予他们的财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