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
中央财政不考虑公务员加薪
全国人大预算委向记者证实:今年没有听说有公务员加薪安排。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人大将审议的2005年财政报告没有给国家机关公务员加薪的安排,这意味着政府今年将不会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增加预算为公务员统一加薪。 据《第一财政日报》
点评:“邑有流亡愧俸钱”。中央今年安排财政“盘子”不考虑给公务员加薪是得人心之举,值得称道。怕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底下的口子也要扎紧才好。
铜川又现二百名高考移民
高考报名刚刚结束,铜川矿务局一中高三应届毕业生只有900多人,报名参加高考的却突然成了1142人。据知情教师讲,这200多名来路不明者来自录取分数高出陕西的山东,是所谓的“高考移民学生”。 据新华陕西网
点评:20多年前,京沪当地人上北大清华的最低分数,在陕西连上大专都困难。而今为高考仍出现“西部在移民”的把戏,与其遣责这些“瞒天过海”者,不如躬身根除制度设计弊端。
百名博士下乡访三农
由西北某大学和省内一家报社组织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日前启帷。连日来这些博士们在希望小学栽下“希望柏”;访贫困农家,为镇安山村一位老人家里除了一个土灶一口铁锅别无他物的窘况而流下眼泪。 据新华陕西网
点评:如今不只官府深深深似海,就连堂堂农业学府也不知“魏晋”,非经“深山问苦”方知民生之多艰。不晓得这么一番下来徒费些公帑外,又与“三农”何涉何补。
地方政协开会设置“八不准”
在政协西安市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前,根据有关规定,为提高提案质量,将对那些为己谋利、内容空泛、建议笼统、立意不明的建议等8种情况的提案不予立案。此举充分体现出本次会议的务实作风。 据《华商报》
点评:我不惮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连一向以“发言”著称的地方政协未曾“发言”先设框子的作法,不但有阻塞言路之嫌,而且也悖离自身章程。 点评: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