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扬扬
若白
读小学的小孙子做语文作业,用“得意”一词造句,就写了“得意扬扬”。结果老师看了打×,批为“得意洋洋。”看来这位老师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得意扬扬”也写作“扬扬自得”,意思一样,典出《史记·管晏列传》,司马迁在描述晏子的车夫一副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样子时,便说是“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春来时齐国著名的相国晏子,身材矮小,但他的车夫长得很魁伟。他每次给晏子驾车出行时,坐在高大的车篷前,赶着驷马驾的车子,显出一副非常得意的姿态。一次他老婆看见了,很生气,就批评他说,人家晏婴是名显诸侯的齐国相国,坐在车上谦虚稳重,没有一点自满自得的神气,你只是给他的驾了个车,却就觉得很了不起。这个车夫听了老婆的批评,后来改变了态度,受到晏子的称赞,还推荐他做了大夫。这就是“得意扬扬”这条成语的来源故事。“扬扬”与“洋洋”音同,不知从什么时候什么人把“扬扬”写成了“洋洋”,于是沿习下来,现在一般都写成“得意洋洋”或“洋洋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