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 “八百壮士”
望坡
193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对中国逐渐蚕食,到得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军又武装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奋起抗战。后来蒋介石派代表与日本谈判,5月5日签定了停战协定。时任十九路军的总指挥蒋光鼐仰天长啸,有挽阵亡将士联云:
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
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浆桂酒有余哀。蒋光鼐悲痛愤怒之情,壮怀激烈之心,卓然可见。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起。“百万倭奴压海陬”(叶剑英诗句),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又大举进攻上海,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参加抗日的军队有七十余万人,以弱势装备,顽强抗击着日本侵略军海陆空三面进攻,奋战三月,战斗异常惨烈。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为避免伤亡过大,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退守真如。担任掩护主力部队西撤的是88师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以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敌人。在日军重重包围下,坚持战斗四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毙敌200余名,被国际社会赞为奇迹,完成任务后,撤到英租界胶州路营房。1945年4月24日,谢晋元率部升旗时,突遭叛徒狙击身亡。噩耗传到他的故乡——广东蕉岭县,乡人悲痛悼念,有挽联云:
不成功,便战仁,五千里外魂来格;
可夺帅,难夺志,八百人存岛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