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教育差距差在“教”之外
·萧坊·
“政策原因是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在日前结题时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很多的事情我百思不得其解”,教育专家柳斌指出,某发达城市一年所收的教育附加费就多达10多亿元甚至20亿元,可是一些领导宁愿拿这些钱去办“窗口学校”,却不愿推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造成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窗口学校”、重点中学正是源于少数领导的政绩思维。上级领导要来了,总得有个好去处;教育水平要评估,也得有个亮点,钱都用到了这些“刀刃”上,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自然只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其实,教育差距,不仅仅是校与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国情来看,教育差距也是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据资料显示,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才是最显著、最主要的教育差距。这样的教育差距,与其说是“教育”上面的差距,不如说是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甚至社会地位的差距。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专家陈敬朴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这个过程中,存在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城乡人口之间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差别。”这种差别,直到农民在人口中占很小一部分时才消失。“在美国,当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时,才基本达到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差距与教育公平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差距,差距在“教”之外。套用三农专家温铁军的一句名言,这也告诉我们,如果要从根本上缩小这种“教育差距”,则“功夫”也在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