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我不读五种作家的书 书中有情 书法 读书记憾 读书有味身忘老 铁肩担道义(一) 神游六千岁古村落 云南罗平 普陀海上第一山 怒江—云南最原始的地方 梅溪烟雨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读书·旅游
03

书中有情

·薛海春·

前几日,因琐事缠扰而无法排解,便顺手翻开余秋雨的《霜冷长河》,读着读着觉得眼前一亮,人来一次世间不容易,有一次机遇更不容易,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但却不可以没有友情。

然而,友情这件事,表面上看来很温馨,实质上却很深奥。按照书中的观点,友情应该是纯洁的,无邪的,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存在的意义。英国诗人赫巴德有一种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他认为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那么,像余秋雨这样的名人,一生找到真正的知音了吗?答案是艰难的。他在高中毕业时,三个关系最好的伙伴约定,用抓阄的方法决定自己报考的学校,必须是全国最好的理科、文科、医科,二十年后一起周游世界。余秋雨抓的是文科,其他二人一个考入清华,一个考入军医大。结果是二十年早已过去,当年的约定也早已飘作云烟。而真正对他人生有影响的是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和管理蒋经国读书室的一位老先生。依我看来,世间的友情多半是因有所求而存在的,因为友情能分担忧愁,友情能推进工作,友情能摆脱困境,友情能在一定条件下提升地位。书中所谓的朋友,应该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人,才是朋友。我们不妨试一下,在人的一生中,把有所求的朋友一一删去,无所求的朋友还剩几个?人从少年、青年到老年,一生都在找朋友,要找到无所求的朋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国文化史上,俞伯牙和钟子期可谓真正的知音,李白与杜甫相交以文,当然历史上还有以志相交的,以心相交的,以情相交的,也都受到人们的称赞。至于以势相交的,以贿相交的,以酒相交的,以色相交的,皆以利益为中心,如市场,如买卖,朝则满,夕则虚,自然也受到人们的排斥与唾弃。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离不开友情,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企盼出现友情。然而,友情好像与两种人不适宜连在一起。一种是权势过大的人,尽管权势过大的人十分注重友情,不然不可能吸引那么多人手提生命跟着他们奋斗,可他们一旦得势,友情却特别荒凉。还有一种是帮派体系的捆扎友情,无论滴血盟誓的仪式多么隆重,力量多么雄厚,结帮说到底仍然是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

俗语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我还认为“书是朋友”,书中有情。我赞成《庄子·山水》中说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当然我也赞成歌中唱的“天高地也厚,山高水长流”,“以诚相待,心诚则灵”。“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长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