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寒冬的暖流
(上接一版)
下午16时,张榕明副主席等人来到陕西第二印染厂。她首先代表全总向广大职工致敬,并拜个早年。当她了解到该厂的困难时,特别强调:一定要齐心协力解决好遗留下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老职工,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出了大力,是有贡献的,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还要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并当场给该厂送慰问金6万元。随后,她又来到困难职工刘赖和虎秀琴的家。鼓励他们要相信组织,好好养病,困难再多,也没有大家的办法多。还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这两位职工激动地热泪盈眶,不停地说:感谢党和工会组织的关怀。
(二)
当天晚上,张榕明等人又乘列车,踏上去延安的路程。省政协副主席李雅芳、省总工会副主席卢其松陪同。
10日上午7时许,张榕明等人到达延安。据当地人讲:前几天,气温在零下18度,这天最低才零下9度,艳阳高照,白云飘飘,慰问团的”暖流”,也使陕北高原的寒冷退而却步。
9时,张榕明副主席等人来到延安市建筑工程公司视察工作。她详细了解了该公司的情况,并帮企业领导班子分析了企业的现状,尤其关心的询问到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金、收入多少等问题。该公司是一家老企业,困难重重。她说:企业面临困难,我们的领导班子就要有创新的意识,要向管理要效益。延安这几年发展很快,全国人民都关注这里的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要敢于面对挑战。但也不能总是守着家门,还要想法,打出去,这就要有创新的精神。
10时许,张榕明副主席等人来到该公司俞烈老职工的家。俞烈是1952年和老伴从上海支援大西北时留在这里的,俞老今年74岁。张榕明副主席握住老人的手说:感谢你为延安老区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给你拜个早年。俞的老伴陈翠雨75岁,腰部受伤,在里屋的床上躺着。张榕明来到床边坐下,拉着老人的手,问寒嘘暖,还递上了慰问金,陈翠雨老泪纵横,念念不忘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恩情。
在困难职工高维英的家,张榕明打开煤炉问煤供应情况,多少钱一公斤?还特别叮咛,注意通风,小心煤气中毒,还询问了医疗费的情况,句句话,像一股股暖流,使在场的人颇为感动。因高维英耳背,他妻子赵百莲感动地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不停地重复着:我要好好教育孩子,让他踏踏实实做人,多为延安人民做贡献,报答党和政府、工会组织对我们的关怀。
晚22:10分,张榕明等人连夜乘车返回了西安。
(三)
11日上午,张榕明副主席到有关部门视察工作,一直顾不上休息。下午3时,在省总工会副主席卢其松陪同下,又来到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因是“娘家人”来了,气氛轻松、随和、愉快,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张榕明副主席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她感谢中心的同志们所做的工作,并愿意同大家一道分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她用商谈的口吻提了几条建议:要把短期与长期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不要只是总结工作,要归纳出解决的办法来。要主动的工作,把矛盾消化在问题出现之前。要把就业工作延伸下去,建立起网络,不但要轰轰烈烈,更要扎扎实实。
下午4时,张榕明副主席等人又来到省建三公司紫薇珍品项目工地。她与十名农民工代表亲切座谈,问他们的收入、住宿、饮食以及娱乐活动。农民工阎红刚说:下班后,工地有音响设备,我们可以唱歌,挺有意思的。另一人插话:我们每天有肉吃,月生活费200多元。还有人说:晚上不冷,有电褥子。张榕明副主席最关心的是工资能否按时发?当得知没有拖欠工资时,她很高兴。她还询问了农民工是否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回答是肯定的。她说你们不管到哪儿去打工都要和对方签订劳动合同。最后希望农民工都要加入工会组织,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多学习,有了技术,收入就多了,将来自己开公司,当“小老板”。最后她代表全总向这十名农民工每人发了500元慰问金及“绣花被”。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