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08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生活 昨夜之灯 打错电话 事业老婆 让儿子管账 骂人公司 如何发现孩子天赋 胡萝卜烧肚片 夫妻应常说“四种话” 洞庭泛舟 粥品滋补款式多 热水袋比电热毯更保暖

当前版:第A4版:百味·生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生活
04

昨夜之灯

[汉中] 罗拱北

记忆里,我对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我七十年代出生在川北农村,那时我们全乡都还没有通电,照明就靠油灯。我至今记得小时候我们村上是集体生产,天黑时分母亲收工回来,虽然已是疲惫不堪,但还要点亮昏暗的油灯为我们全家忙着做饭。

有一天半夜,突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村干部通知年轻社员赶紧去抢收白天晾在院场上的稻谷。父亲和母亲把熟睡中的我锁在屋里就匆匆出了门。我突然被一声霹雳惊醒,伸手一摸不见了大人,我吓得哇哇大哭,顺着墙壁摸到门边,边哭边喊。和我们同住一个院子的大妈听见哭声,一边唤着我的小名一边哄我别哭。我大叫:“大妈,开门,我怕!”“别怕,大妈在外面给你点个灯!”我趴在门缝上,看着灯光透进来,哪怕就那么一缕,也给幼年的我壮了多大的胆子。大妈一边用衣襟护住灯,一边和我说话,直到父母回来。那年我才五岁,第一次感受到了灯光的温暖!

几年过后,我到乡上读初中,乡上建了一个小水电站,由于水流量小,只能断断续续发电。除了萤火虫似的电灯,每个学生还得准备一盏煤油灯,一旦停电,我们点上油灯继续学习。由于光线不足,读到初二我就戴上了眼镜。

后来我经过发奋,大学毕业后在城里谋到一份差事,终于不用再为照明问题发愁了。城里的夜晚比白天还美,红的,绿的,黄的,粉的灯光,把这座不大的城市装点得流光溢彩。刚开始,我还觉得特别新鲜,可是不久我就感到:在这斑驳陆离的灯光里,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设的。饭店的灯轻佻,机关的灯傲慢,商场的灯虚假,就连路灯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冷漠。在五颜六色的灯光里,没有一张脸是真实的;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人和人之间互不理睬,没有一句话是温暖的。在车水马龙的人流里,我是那么孤独,是那么落落寡欢,格格不入。于是躲进宿舍,扭亮那盏在大学期间就陪伴我的简易台灯,看那灯光透过桔红灯罩在狭小空间里静静弥漫开来。它那么朴实,那么安静,在静静的夜里无端勾起我的乡思:想起油灯下母亲慈爱的脸庞,想起大妈雨夜为我点灯驱散黑暗的怜爱,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一盏盏灯是如此的亲近与温暖!

不知不觉,已是泪光盈盈……我突然明白这灯火辉煌的城市里,是缺少一种叫作“爱”的东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