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工会组织为提升职工技能打造平台
通过“赛马”“练马”使“良驹”辈出
本报讯 我省工会组织把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加快陕西发展中建功立业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把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重点放在基层,以技术比赛为载体,切实推动全省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
为了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我省工会组织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把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作为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能的重要内容。省工会十一大又明确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会战略任务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动员和激励广大职工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全省职工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已成为我省工会工作的一个品牌,成为工会工作的亮点。
早在2003年,我省工会组织经过调查,就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奇缺、高技能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上报省委、省政府,得到了高度重视。在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第十四次联席会议上,又提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建议》,内容大致有: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健康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和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技术工人技能绩效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收入水平,对有突出贡献的“能工巧匠”给予享受政府津贴;完善和改进技术工人晋级考核制度等10个方面。所提建议在联席会议上得到省政府与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全部得到认可和采纳,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探索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新机制,变“育马”为“赛马”,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我省工会组织坚持把职工技能大赛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组织了全省性的职工技能大赛,规模发展到全省10个市和20个重点行业,比赛领域从单一机械加工向全省六大特色经济和八大支柱产业延伸。2004年,参加活动的职工突破100万人次,完成了全省中青年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率达到50%的目标,共为参赛选手办理技术等级证书7186人次,并积极落实获奖选手的工资、奖金、津贴等相关待遇。
在提升职工技能的工作中,全省各基层工会组织把重点放在基层,以技术比赛为载体,对职工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西安、宝鸡等城市结合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创最佳城市目标,在城市服务、交通安全、商贸旅游、家政服务等领域组织开展了技能大赛。国防、石化、机械、电信、纺织、铁路等产业工会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了以“提素质、练内功、树形象”为主题的技能大赛,并提出了“精一会二学三”的岗位练兵目标。在火热的技术比赛中,全省企业普遍形成了“不看文凭看业绩、不重资历重技能”的人才观。企业通过“赛马”、“练马”,使“良驹”辈出,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加,在企业的科研生产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