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短信叫卖高考试题不可信
省高招办新闻发言人称高考试题不会泄漏
本报讯 “提供2006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数量有限,欲求从速),咨询:137114849××王老师,(烦请保密)”。近一段时间,中国移动不少用户收到自称“王老师”的人群发的此条短信。高考在即,是否真会有人漏题。5月12日,记者采访省高招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怀得知,短信、网上叫卖试题纯粹是欺诈行为。今年高考,我省首次实行自主命题,这使叫卖试题答案者尤为猖獗,这些人均以在命题组有人,能拿到试题为由,进行诈骗活动。对此,郝春怀说,我省今年自主命题的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命题小组由省政府办公厅、教育厅、公安厅、保密局等部门联合组成。命题老师的选择,先前,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选为命题人。命题小组只是通知一些教师开会,然后告诉他们负责命题,并收缴其所有通讯设备。
郝春怀透露,命题人在高考结束前,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命题期间,命题教师的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约束,他们不能迈出指定的活动区域,在最后一门考试开考一个小时后,方能自由活动。
命题现场,门外有武警24小时站岗,通讯信号屏蔽,命题者即使带着移动通讯工具,也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命题组成员所使用的计算机不能与外界联网。现场与外界沟通的只有一部电话,但有专人看管。所有人打电话时,都有两个以上的人陪同,而且通话内容,有专人作详细记录。命题小组所使用的稿纸、软件,定期严格销毁。
试题的印刷有严格的管理,投入多少纸张,最后有多少成品,多少废品都有严格的纪录。试题的保管也是按《保密法》,由保密部门按保密程序管理。高考前,试题由武警押运至各地市,按绝密文件对待,考试前运至考场。
郝春怀说,高考试题密不透风,不可能泄漏。他告诫广大考生,特别是想走“捷径”的考生,打消买题的念头,抓紧时间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但是每年都有学生、家长上当受骗!”郝春怀话锋一转说,近几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有人找到招办,投诉先前有人收了他的钱,说是能给孩子搞到内部指标,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