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军工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示
“点击·三秦军工”记者行动今日落幕
本报讯 本报与省国防工办联合举办的“点击·三秦军工”活动,截止到今日已经结束。从去年7月12日到现在,本报在一版刊登我省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稿件110篇,全方位反映了军工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变化,讴歌了一线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奉献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我省是军工大省,军工企业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广泛宣传我省军工企业的改革成就,弘扬军工企业职工几十年如一日为国防奉献的精神,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我省的军工企业,理解军工人,本报开辟“点击·三秦军工”专栏,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系统地介绍陕西军工企业的情况以及军工企业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不凡业绩。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到我省军工企事业单位,并得到了基层宣传部门、工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写出了许多稿件。也有部分稿件是军工单位自己写,写自己的企业、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与我们一道把这个栏目办好、办活,以服务企业、服务职工。
在“点击·三秦军工”的栏目写作上,我们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牢牢把握宣传主旋律,在指导思想上,按照“军民结合、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宣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军工特色和优势,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培植战略性产业和实现军工资源优化配置,以推动陕西军民结合向高层次发展;在战略目标上,宣传了建立新形势下军民结合的新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品、支柱产品和优势产品市场化;在发展思路上,宣传了由注重产品发展向注重产业发展转变,由单一要素发展向注重产业链发展转变,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开辟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的结合区。
“点击·三秦军工”记者行动结束了,但我们还要继续积极大力地宣传军工企事业,我们希望军工企事业单位就如何办好《陕西工人报》献计献策,共同把这张我们工人自己的报纸办得更好!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