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31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国际 一闪的邪念 永远的记忆 地板与天花板 宁陕白鹭 电话今昔 哥伦布500年后仍无定论 乌干达总统呼吁将 维生素多吃无益 破天荒钓上近400磅鲨鱼 吞食美丽女学生 美食人鳄被处死

当前版:第A4版:百味·国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国际
04

永远的记忆

[商洛] 姚良

有些故去的人,总让人念挂,幽思绵绵。张海盈就是这样一个人,逝去将近7年了,让我思念到如今。

海盈出身贫苦,和共和国是同龄人。幼时家境贫寒,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管日子多么苦,他都没有逃过一天学,好不容易熬到1968年初中毕业,家里实在供不起他上学了,他便应征入伍。到部队当的是工程兵,整天干的都是苦、脏、累、险的活儿,海盈从不叫苦叫累,样样事情都做得非常出色,被连队树为标兵,不久就入党,后任代理排长,年年都受到部队的嘉奖。

1976年海盈转业回村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他看到村里依然是吃饭靠人推磨或牛拉磨,就上下奔走,筹集资金,给村里安装了钢磨子和榨油机,从此这个寂静的小山村有了机器轰鸣声,乡亲们才告别了磨面人推牛拉的历史。

1977年县武装部招军械员,选中了海盈,由于他在支部书记任上干得出色,公社书记不放人,还是当时的武装部政委用他兼任县委常委的权力,硬是生生把海盈给拔走了。进了武装部,海盈把军械库管理得井井有条,武器擦拭得锃亮如新,部领导甚是满意,觉得这个人选对了。但这个工作对勤快惯了的海盈来说有点不够干。他便让我给他找些文学书籍和杂志,说他也想学着搞创作,当时我觉得他是异想天开,谁知过了一段时间,他竟鼓捣出了一个历史剧本,名叫《唐太宗悔过》,还是在其儿子旧数学作业本上翻过来写的。该剧在县城上演以后,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省文化厅的重视,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海盈是个有侠心义胆的人,只要能帮上忙,他从不推托。他们村上办了个金矿,一天矿上把空气开关丢了,现场放着他村一个上初中孩子的课本,办案人员以此认定是这个孩子偷的,而被盗的东西就是两个大人也拿不走,况且当时这个孩子正在上学。他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直至这个孩子无罪释放,并得到了赔偿,他才肯罢休。村上人来县城自行车坏了,他义务给修理,有时还贴钱买配件,成了村里乡亲的义务修理工。海盈比我大十多岁。记得我在乡下工作时,他鼓励我不要虚度光阴,趁年青,多学习,求上进,不能混日子。进县城办事,他家成了我的旅店,吃住全包。后来,我调进了县城工作,工作上遇到颇烦事,也愿给他说道,他总能拨雾见日,使我心里亮堂许多。说实话,我能有点出息和进步,海盈的指点和鼓励使我受益匪浅。

海盈讲原则,办事认真。大约1985年左右,我去看望他,他正伏案准备在党委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谈论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告诉我现在的民主生活会有些变味,成了评功论好会,他看不惯,给我讲得很激动,也很气愤。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党员的正直和良心。

岁月有痕,记忆常新。与有的人来往了一辈子,到最后在记忆的“光盘”里,什么也没有记录下;有的人却不然,虽很平常、普通,但刻印深深,且愈久愈让人思念,难以割舍和放下。

海盈,你就是让我难以忘怀,永远承载着的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