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研理念 促进农业发展
——记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对一个国家而言,经济要发展,农业是基础。
对农业而言,发展的关键则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理念的引入和现代农业的兴起,农民对于农业科学的需求和渴望日益强烈。这就是当前我们在发展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而作为农业产业的灵魂,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就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热切关注……
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市农业种子引育中心、技术辐射中心和产业开发中心,担负着商洛市的农业科研、推广、开发重任。近年来,他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技立所、服务农业”的宗旨,一手抓科研开发,一手抓成果转化,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两大目标,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取得了科研与推广的全面进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奖5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推广农业技术成果30余项,累计增收粮食500万吨,新增经济效益50亿元。2003-2006年先后被省农业厅评为“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科教兴农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被省科协命名为“陕西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国家工商联和全国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和“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并成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秦巴中药良种繁育开发中心”的挂牌单位、省外专局、省农业厅命名的名优杂果栽培示范基地、陕西省“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等。
这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的农科所拥有的实验基地是陕西省六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之一。分示范园设置有组培区、智能温室区、日光温室区、露地苗木区四大功能区。可面向市内、外提供国内外一流的种子、种苗、种菌及配套的种养技术和设备,为全市进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牢记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诲,紧紧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的开发这个主题,狠抓新技术成果引育试验示范和推广;狠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商洛市的农业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他们坚持研究开发并重,走技术产业化之路,立足科研搞开发,搞好开发促科研,将科研寓于开发之中的创新之举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朋友们的高度评价和热情欢迎。
走访结束时,所长霍国琴告诉记者说:“目前,全所的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全面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高昂地热情继续坚持‘科技立所、服务农业’的宗旨不动摇,全力加快二次创业步伐,通过艰苦创业,力争三年跨入全省农科所五强,五年跨入三强。同时,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势互补,横向联合,发展壮大我们的秦山公司(食用菌开发)、绿野公司(豆制品开发)和康源公司(药业开发),强化公司化运作,将农科所改组改造成集农、林、牧于一身,融产、学、研于一体,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科研基地,把示范园真正建设成为商洛市的农业产业开发中心,为商洛市的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