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原本姓人民
——记省劳模、富平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权良生
权良生小档案
1977年插队来到富平县
1978年在青海省军区部队服役
1980年在富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任民警
2001年主持富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工作
2002年任富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
2003年任富平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城关派出所所长
2003年被省公安厅荣记一等功
2003年荣获陕西省人民满意民警称号
2004年至今任富平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
2001年至2006年先后荣获富平县、渭南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7年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我是人民警察,要为警徽添光彩。”这就是权良生的座右铭。他从警27年来忠实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书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创建平安大道保畅通
2004年1月,权良生走马上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面对一大堆困难和新的问题,权良生深知,要带好一支队伍,必须从各方面锤炼队伍中的每一员,精心打造富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执法为民的品牌。
班子建设是权良生工作的重头戏。他坚持执行领导集体议事规则,重大事情都要集体讨论决策,每周都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学习促班子建设,用制度规范班子成员。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容人、容言、容事,一班人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战斗集体。
从严治警、执法为民是他的工作重点。他组织制定了《规范执法再塑行业新形象实施方案》,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实施全方位监督,并针对37项内容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考核标准。通过开展培训、评比、竞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活动,提高了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一上任他在全大队开展了“为谁执法”的大讨论,引导民警在执法中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处罚与教育、权利与义务、职责与权责的关系,提高民警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过程中的能力,纠正以往在执法中的乱作为和不作为的现象。针对有个别交警上路执法有失水准,对外地车交通违章行为从重处罚,而对本地车辆违章行为却从轻处理,甚至拉关系、送人情、讨好处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教育和查处。大队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对外地车辆实行“三不一教育”措施,对不危及交通安全的交通违章行为“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以批评教育为主”;每到瓜果蔬菜季节建立起为农便农的绿色通道,赢得了农民的称赞。他经常向民警讲,日常交通管理工作要变管理为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他给大家澄清了几点模糊认识:不要一讲严格管理,就狠罚款,严而无度;不要一强调服务,就放任自流撒手不管。通过对民警的反复教育,使民警认识到,严格管理要严而有序、严而有情、严而有法,尊重当事人的人格,维护其合法权益,确保其人身安全。这些人性化执法措施,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管理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国道210线、省道106线和西禹高速从富平县跨过,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县交警大队百余名民警担负着全县近80万人口、1100公里道路、13万机动车辆、13万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管理责任。面对管理滞后、设施老化、装备陈旧、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权良生确立了“向科技要警力”的思路。他对城镇道路各项交通安全设施和科技装备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在城区设立了第一个女子交警岗台,又增设了两个交警中队,使警力部署趋向科学合理。在县委、政府和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几年来,他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了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上,给基层民警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热情;加强了监控指挥中心和“122”信息平台建设,在城区增设了灯控交通岗,安装电子警察、增设交通安全标志,还为两个中队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六个中队和大队添置了十辆警车,为三个中队配备了电子警察监控巡逻车,提高了执法办事效率。交通管理装备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抑制了交通违法行为,不仅结束了过去“报警难、出警慢”的历史,而且道路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使交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管理轨道。
班子和谐勤政,促进了整个队伍的和谐。全大队民警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在渭北交通脉搏上树起了一座闪光的丰碑。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连续3年辖区内没发生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2004年大队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富平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创建平安畅通县区试点县之一,省、市主管部门很赞赏富平交警大队的创新性工作,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和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舍生忘死排险情
1980年,权良生从部队服役期满后,回到了他曾经插过队的富平县,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27个春夏秋冬的日日夜夜,哪里有案情,哪里就有权良生忙碌的身影。这样的事迹布满了权良生从警生涯的每一个章节,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1986年9月23日,富平县火车站发生了一起万余名群众哄抢化肥事件。接到报案,权良生和他的战友们火速赶到现场,小小的火车站人山人海,失去理智的群众大喊着、呼叫着、手抡着,乱成了一窝蜂。权良生毫不畏惧地爬上火车,一遍又一遍劝说……几个带头闹事者围攻和殴打了权良生,头部被石块砸伤,鲜血直流,但他仍坚持劝说。他和战友们一起说服了群众,一场哄抢事件平息了,满载化肥的列车开走了,权良生却被他的战友架进了医院,伤口缝合了六针。
1987年5月8日,富平县发生枪支被盗案件,权良生作为破案组的一名成员,昼夜奋战,跟踪追击成功抓获三名案犯,追回了失窃的枪支弹药,为消除给社会造成的隐患守了职尽了力。
2000年4月18日早上,权良生突然接到城关派出所指导员郭安荣的报告,渭北农机市场办公室有人用炸药包挟持人质……
权良生一听急了,他心里知道:农机市场每个样车里都装着油,临近有个加油站,60多米处化工厂里又有1200立方的大型煤气储罐,倘若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他二话没说,急匆匆地赶到农机市场,一进市场办公室,他把正在和歹徒周旋的市场办公室经理张祥和包片的民警朱鹏辉推出去,说:“这儿危险,要死让我一个人死,你们出去向局里汇报情况。”
屋子里只有权良生、三名歹徒和被挟持的市场工作人员仵旭。因借钱买车和老婆成天吵架,借口车有毛病要求退款的户县农民李春生紧挨仵旭坐着,手里握着两根导火线,4个电雷管绑在炸药包上,吊在仵旭的脖子上,仵旭吓得直哆嗦靠在椅子上,李春生的两个女婿把持在门口,李春生握着导火线的手痉挛似地抖动着,权良生站在屋子中间,一边与李春生周旋,脑子里思索着对策……
权良生说:“你老哥买个车也不容易,车有毛病退钱是应该的,可你拿着炸药包逼着人家就不应该了。”他看见李春生的嘴角动了一下,觉得他心动了,就继续劝说:“你也是个惜惶人,也是逼得没有法子了,才走这一步,你说是不是?”李春生看了一眼权良生,长叹一声,呜咽着说:“我也是日子过得紧呀!买这车的钱是借人家的,没有和老婆打招呼,车有麻达,我两头受气,你说我咋活呀?”权良生说:“车钱现在退给你,一分也不少。”李春生低头沉默了一会,突然抬起头,瞪着权良生说:“我知道你哄我哩,你给我说好话,想骗我松手,然后抓我。”
……
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小时,时针指向了12点。权良生从容不迫地对李春生说:“要说死,你不怕死,我当警察的还怕死不成?!可你不能连累两个女婿呀!”李春生思索了一下,就提出要带着人质回户县,否则就引爆。权良生觉得时间不容许拖延了,就对李春生说:“我是派出所所长,说啥命比这娃值钱。你把炸药包挂在我的脖子上,我送你出富平。”李春生想了一会儿,点头同意了。这样,沉甸甸的4公斤炸药包就挂在了权良生的脖子上,人质得以成功解救。权良生脖子上挂着炸药包和手握导火线的李春生一起走出了屋子。
上车后权良生对李春生说:“你看,我脖子上挂着这个东西,怎么开车?”李春生犹豫了一下,从权良生的脖子上取下了炸药包,说:“只要你向前走一步,这炸药立即引爆。”权良生驾驶着警车向城外飞驰,背部紧紧顶着4公斤的炸药包。当车驶出了县城石川河桥时,他才长吁了一口气。车行至富平县交界处的吕村塬上,权良生见四处没有群众,就停下车对李春生说,这下没事了,你还提着那炸药包干啥,赶快放下它走吧!”李春生便把炸药包放在麦地边,转身和两个女婿还没有走出几步,埋伏的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其抓获。
2002年2月3日,权良生又面临考验。地处闹市的万宝商行收到寄来的包裹是定时爆炸物。他又是走在前头,抱起定时爆炸物,对上车的副所长雷高锋、副指导员吴新利说:“咱不能一块死,要死就死我一个,你们开车远远地跟着,同时向局里汇报,我一个人去送。”权良生拉起警报,驾车向城外飞驰而去。5分钟后,爆炸物被安全地转移到郊外一片空旷地里。并安排人员看护,直到晚上省厅刑警总队技术处等有关专家赶到富平,及时成功地拆除了爆炸装置。一场险情安全地排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
权良生的事迹一下子传开了,他那传奇的故事感染了当地的人们。2003年3月5日,权良生被省公安厅荣记一等功。
侠骨柔肠为百姓
权良生面对邪恶毫不畏惧,机智勇敢,忠实地保护人民的利益。面对群众的困难,他满腔热情地倾心帮助。
2003年的春天,一条新闻在富平掀起了拂面和风——权良生上了中央电视台了,这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那是在2002年12月初,城关派出所收到来自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的协查函,称:18年前,一名叫娜娜的女孩被拐卖到河南新乡……
看了协查函后,权良生心里很不安,人民警察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立即组织警力,依据协查函仅有的一点线索,对县境内铁路沿线的20多个村子挨家挨户地排查。干警不分昼夜地排查,一个星期时间过去了,没有得到一丝半点的信息。有的同志说,干脆给焦作市公安局回个函算了。权良生不甘心,他给排查的民警鼓劲打气:要多想想群众的难处,想想18年的骨肉分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地努力。咱还有工作可做,做不到底就是咱的失职。他让排查的民警继续寻找,又求助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插播寻亲启事。寻亲启事在电视上一连播了5天,仍然没有一点消息。权良生又与焦作市警方联系,请娜娜到富平,让民警带着她到铁路沿线凭印象辨认寻找。
说来也巧,临近富平的蒲城县原仁乡村民程榆柱看到电视寻亲启事后,觉得与自己18年前丢失的女儿的情况非常相似。就和富平县城关派出所取得了联系,当晚在富平城关派出所,程榆柱的妻子就和娜娜通了长途电话,对证了食指、胎记、眼眉划痕等特征,娜娜苦寻18年的亲生父母终于找到了。12月10日晚,娜娜在河南焦作市警方的配合下,在富平县城关派出所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亲情弥漫了整个派出所,18年的日夜相思,18年的苦苦寻找,18年的骨肉分离终团圆,18年的悲剧以喜剧的结局划上了句号。娜娜感动地无法表达,将装有4000元的信封硬往权良生手里塞,她激动地说:“是你们帮我找到了分离18年的父母,你们的恩情我终生难忘,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权良生把鼓囊囊的信封推回去:“心意领了,钱一分也不能收,这是我们人民警察应该做的。”
权良生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不胜枚举,这里记述的是他27年从警生涯中的星星点点,透视出他爱民为民的心理世界。27年来,他多次屡建奇功,曾荣记三等功三次,被评为渭南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陕西省人民满意民警、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县、市、省劳动模范等。在这些成绩和荣誉面前,权良生没有陶醉。他说:“在任何时候,我都牢牢记住:警察原本姓人民,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
(王仓盛 李天文 周志新)
富平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权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