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新闻 周正龙 野生华南虎目击第一人 发挥政治优势 促进企业和谐 谈以创新方式提高青年干部素质 创建“学习型班组”工作的思考

当前版:第A2版:社会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新闻
02

周正龙 野生华南虎目击第一人

汗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流,紧贴着米把粗的白桦树,相机随着颤抖的双手左右晃动。前方90多米处,半卧的老虎正注视着前方,树叶虽然遮住了耳朵,但是额头的“王”字,黑黄相间的纹路依稀可见。发抖的手放下相机,在胸前使劲搓了两下,再次举起机子。长嘘了一口气后,按下快门,“啪!”这一宝贵的老虎照片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照片不清楚,没拍到老虎全貌,需要再近一些。想到这,周正龙猫下腰,慢慢地向前移动,10多分钟后,来到一堆枯树枝旁,这时距老虎只有五六十米。抖动的手已经端不稳相机,可他心里很清楚,他是来拍老虎照片的,一定要拍下老虎,即使老虎把他吃了,也得把照片留下来。

“咔嚓,咔嚓!”他第36次按动着数码相机的快门。突然,他想到,专家曾告诉他:“只有用胶片机,从不同角度拍下老虎的照片,才算数。”想到这,他拿起胸前的胶片相机,继续拍照。拍到20多张时,不小心碰了旁边的树枝。“咯吱!”他忙中出错,打开了闪光灯。闪光灯“唰”的闪了一下!老虎动了一下,“嗷!”的长啸一声,露出四颗锋利的虎牙!他闪身滚到身后的岩石下,相机被石头磕了一下,可他管不了那么多,当时全身都僵硬了。半个小时后,缓过神的他,慢慢地爬起来,看看老虎长啸的地方,什么也没有了!

他打开相机,还好,相机没有摔坏!下山后,他立即冲洗照片,打闪光灯的那张曝光了,只能看清老虎的眼睛。后来50多米处拍的照片也大多模糊,不能用。只有在80米处,拍摄的那张比较满意。

10月3日凌晨3点,带着干粮,拿着手电筒,独自一人,走了六七个小时的山路,于上午8点左右来到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神州湾,老虎可能出没的地方。按照他多年对老虎习性的观察,他顺着老虎可能行走的区域向前探索,上午9点左右一个小溪旁的几块石头上,几个四蹄猫科动物的水印爪痕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弯下腰仔细辨认测量发现:印痕为14.13厘米,前后脚印距离一米五左右,左右脚印间距在20厘米左右。“肯定是老虎喝水时留下的!”“唉!早来十五分钟肯定碰到它。”随后,他按照留下的脚痕方向,继续向前寻去。上午12点左右,在当地一个叫椅子躺的地方,面积约十几亩的平川上,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猪毛。靠经验,森林里“一熊、二猪”是比较厉害的,能吃野猪则是更猛的兽类,它可能就是大家传说中的“烂草黄”——华南虎。紧接着,一树干上猫科动物新留下的“挂痕”告诉他,这只猛兽刚刚圈定了新的势力范围。今天肯定能找到虎,他继续向前走。下午2点多,他吃完两块带来的干粮,猫下腰用手从小溪里捧水喝。吃饱喝足后,坐在一块石头上抽烟休息。3点左右,他无意中发现东北方向100米外的树丛里有一个黄糊糊的东西在晃动。“老虎!”他端起数码相机,瞄准目标,改变焦距,拍了两张照片。照片里,除一个黄点外,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他看了看四周,前方50米处,除了一个一米粗的大桦树外,没有其他遮挡物可以预防不测。想不了那么多,他便顺着老虎的方向,猫下腰,慢慢地移向那棵白桦树。

52岁的周正龙是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的村民,以前,他是一位很好的猎手,后来以割漆为生,经常出没原始森林,对野生动物的习性比较熟悉。从17岁起做猎手起,他每年都能好几次在山上碰到老虎。在他眼里,这再正常不过了。可这几年他才知道,他经常碰到的老虎可能就是被外界宣布灭绝的野生华南虎。去年6月,省林业厅和镇坪县政府联合组成的华南虎调查队,进驻周正龙所在的城关镇后,他变成了调查队的向导,协助调查队寻找失踪的老虎。一年来,他距离老虎最近的一次是去年9月份的一天,他和平常一样,到原始森林里割漆。突然,他看到20米远的平梁上,一只黄黑相间的老虎慢慢地从他身边走过。回想当时他记忆犹新,那只老虎长有一米七五的样子,高九十多公分。从东向西慢慢地前行,时不时地向左右张望,尾巴向上微卷,偶尔还左右摇晃。

这一年间,他多次向调查队反映,他曾见到过华南虎,可他们说,除非他在野外拍到华南虎,而且数码拍到的不算。为了证明他说的是事实,今年7月份,他特意到县城向亲戚借了一台佳能数码相机和老式的“长城”牌胶片相机。此后,他按照老虎“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经常凌晨一个人背着两个相机寻找老虎。众里寻它千百度,就是不见老虎样!两个多月来,他只在9月份的一次寻虎过程中,在一树杆上,看到老虎的“挂痕”和旁边的一条野猪腿,根本没有见到老虎的影子。

茫茫原始森林,如何寻找老虎?周正龙遵照当地老人们的说法:“虎走梁扒、虎走梁”,老虎走的路线都是不太密集的光线较明亮的山梁林扒。在寻虎过程中,他特别留意老虎挂痕、粪便、毛发和动物尸体的位置,因为当年做猎手时,他发现老虎经常走同一条线路,这次发现老虎的地方,下次,还可能在这出现。

“嗷!——”老虎的长啸声在近处不是特别明显,可在百米之外,虎啸声特别响亮,地皮似乎都在颤动。可以说,寻找老虎的经历,使周正龙成了半个动物专家。10月9日,在离他发现老虎的地方约150公里处的曾家镇向阳村一片芦苇地多次听到虎啸声。当地村民不敢确定,他们便请来周正龙,周正龙到现场看到:一大片芦苇丛中,20多平米的一片芦苇被压得平平的,旁边还有两个大型动物窝睡的痕迹相隔一米多。再看看周围留有猫科动物黑白相间,有动物毛发的粪便,听周围的村民反应,当时似乎还听到老虎厮打声。周正龙推断这可能是两只华南虎交配的地方。因为他从一些专家那得知,老虎的发情期在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份,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

从去年6月份,周正龙多次上山寻虎。他一般是凌晨三点出发,走4个小时的山路,当手机没有信号时,他便进了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附近的神州湾原始森林,一年来,他走遍了神州湾15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每一道梁每一道坎。由于离家太远,每次出发前,他都要带三四斤的烤馍、饼干等轻便食物。天晚了,他就找一个避风的山洞休息,第二天继续寻找。一个寻虎周期下来,一般都两三天。好不容易回家,还没待几天,他又上山了。寻虎过程中,他在山上时间长了,就要挨锇,这时,他就找一些野果来充饥。冬天的时候,口渴了,他便抓两口雪。

10月12日,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我省镇坪巴山地区发现华南虎,并对外公布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为了方便周正龙能拍摄到更好的华南虎照片,省林业厅打算给他配置一台专业相机。听到这一消息,周正龙说:“有了好相机,我一定把其余的几只虎拍出来。”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王莉

图①拍虎父子兵!10月12日晚,周正龙向记者展示他们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和获得的荣誉证书,从去年6月寻虎以来,他19岁的儿子周松经常上山给他送干粮。图②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