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25日
综合新闻
02

托举“嫦娥”的“翅膀”

——记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上接一版)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装备了我国国防型号系统,构筑了国家战略安全的动力基础;参加了数百次航天飞行,将百余颗中国卫星、数十颗国外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的坚强支撑;研制了新一代大运载火箭发动机,奠定了航天动力未来发展的广阔平台;创造了参加飞行试验的不败记录和中国航天的无数个第一,成为中国航天的“金牌动力”。

万无一失,稳妥可靠,是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唯一选择。“质量第一”,也是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创造并用心护卫的一个品牌。对质量的苛求转化成了确保成功的神圣责任和巨大动力,把每一环节、每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的素养。成功之花浸透了发动机研制者的泪水和汗水。

坚忍不拔锻造创业发展精神动力

伴随着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脚步,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走过了一条从北京到秦岭再到古城西安的创业发展之路。

1993年,古城西安南郊的田野上矗立起一座宏伟壮观的航天城,成为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发展的新起点。

发动机研制中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成就了坚强有力的航天动力,三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的特殊磨难锻造了不屈不挠的发动机品格,杨敏达、宋承河、李宝良、李秉钧这四位牺牲的壮士将身影化作了秦岭的丰碑。“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深地溶入了发动机研制者的血液中,成为航天人向太空进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动力先行搭建未来通天大道

今天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已经成为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专业抓总单位,是下辖8家研究所、工厂和实体,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公司),具备完整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专业化分工、一体化布局的科研生产体系的航天液体推进技术专业研究院。拥有亚洲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规模大、系统全的泵性能试验室、阀门液流试验室,全国唯一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室,国内领先的密封件研制中心,技术先进的电传热、燃烧雾化、强度振动试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搭建起技术创新的广阔平台。拥有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上百名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带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由全国技术能手和上百名国家级技师带领的技能人才队伍,构成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建立起适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航天液体推进技术专业研究院,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液体推进事业的跨越发展。 通讯员 殷秀峰 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