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25日
综合新闻
02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王斐·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从生产实践出发,经过归纳总结形成,再返回来指导于安全生产实践。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现代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更为企业的安全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生产领域的安全,首先要从“人”抓起。人,是企业的主宰,所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强化安全、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主要表现手段。

企业的员工人数众多,在自身的修养方面各有差异,层次区分明显,因此对安全的理解深浅不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共同提高。因此,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很有必要。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安全生产理念,以此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有不少企业认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无非就是出几本宣传手册,组织一些员工开展开展文体活动、搞搞培训而已。其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这种形式上的工作也许可以使企业看上去欣欣向荣,但实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不大。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抓好安全?真正做到全员自主管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企业应走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新型企业文化的氛围,杜绝出现一方面员工对安全视若无睹、另一方面又对安全生产大讲、特讲的怪现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向“人本管理”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应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企业工作计划日程,尽可能地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作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全员心态、安全文化的培养

1、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全体员工,就安全认识长期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安全知识教育:通过一定的手段(讲座、黑板报、培训班等)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知识、安全技术知识等教育,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营造安全需求环境。

二、制度安全文化的教育

1、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层次人员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切实履行职责,奖惩严明、行之有效。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了完善的安全法规和制度以及安全规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3、加强思想教育: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必须将死的制度变成活的思想。通过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其能掌握并接受,最终形成员工的一种自主行为。

三、全员行为安全文化教育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还不够,必须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安全作业。我们搞现场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就是一种手段。

四、物态安全本质化培训

整个安全强化过程要按照循环的方式来加以提高。事故危险的消除、制度的建设、现场的监督、可靠的安全设施、先进的技术、优良的作业环境缺一不可。

五、组织领导

安全文化建设的运筹部署,需要得到组织的协调,单位领导的支持、参与和管理,以便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文化,改变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创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让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向自主管理、团队管理这样更高的目标发展。

企业在生产中,安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一件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又是长期的艰巨工作,需要企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氛围也就能够逐步形成。随着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逐渐深入,安全管理工作已逐步被人们所理解,安全理念、安全管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被人们所接受,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完善还需不懈地继续努力,安全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