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用抱团的公民权利将公权逼上法制轨道
- 果断对涨价冲动说“不”
- 银行为何“警惕”地方政府换届
- 还有多少官员被白养着
- “骗子公司”为何如此嚣张
- 2008年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界标
- 整顿闲置土地将成房地产调控重头戏
- 电水气企业强制交易行为将受严厉查处
- 路上所见“绿色通行证”全为假冒
- 银行房贷未见开门红
- 今年高考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 公共职介就业服务须免费
- 网吧牌照开闸原为空穴来风
- 职业资格考试不能随意举行
- 京企业将推广首席员工制
- 北京明年叫停企业秘密工资制
- “住宅禁商”松口引发“改租”潮
- “无理由退房”再现中山
- 女性全天上班没有加班报酬
- 国内首个早餐标准将实施
- 每天最好能吃50克粗粮
- 食物多样是健康的根本
- 绿茶可能预防帕金森病
“骗子公司”为何如此嚣张
最近,中央五部委联合查处了一批北京文化骗子公司,抓获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一度嚣张活跃的坑人骗局也大白于天下。据报道,这些骗子通过违规违法经营、打着合作单位旗号敛取钱财、伪造印章、组织出国考察、评选所谓的“十大人物”等方式,诱人上当,坑人钱财。其实,这类骗子活动还有很多,有的还与一些所谓的名人、明星有关。
在一个信息通畅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会轻而易举上当受骗,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血汗钱送到骗子的口袋里?说白了,是那些骗子伙同一些无德的名人,利用我们体制上的某些漏洞,利用某些协会、学会追求部门利益的贪婪,利用公共传播工具,利用公众的信任和盲从,以售其奸,以获其利。
骗子的手段之一就是找名人。这里说的名人,大多是指那些演艺界的明星。这些明星们已经成为公众人物,老百姓比较相信他们。
骗子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利用现行评选体制的某些漏洞,为自己戴上醒目的光环,骗人、吓人、迷惑人。现在所谓的评选活动多如牛毛。有的评选,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正常的轨道和框架里进行的,如全国道德楷模的评选、社会公益之星的评选。这些评选以提升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没有功利色彩,所以高尚。有的评选却带有明显的利益色彩,谁给钱就评谁,谁有关系就给谁荣誉。例如这些文化骗子公司,以金钱为标准,贩卖不值钱的光环。仔细调查一下,那些五花八门的所谓全国性评选组委会,很多就是利用明星、名人或者一些退休官员的资源,利用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招摇撞骗,瞒天过海,“忽悠”老实巴交的老百姓! (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