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新帮扶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长期以来,帮扶工作已成为工会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的一项最深得民心的工作之一,成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品牌之一。当前,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如何创新帮扶机制,实现共建共享是工会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煤炭企业困难群体的调查
多年来,企业在稳定职工队伍,帮扶困难职工群体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困难职工群体状况仍无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些困难群体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子女多,生活、居住条件差,无力支持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小病硬挨,大病无钱可医,由于贫困,致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二、矿区大多都位于山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困难职工自我脱困的外部环境条件不具备,困难职工本身自力更生的能力差,造血帮扶的难度大。
第三、传统的送钱送物滋生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等靠要思想,他们生活一遇到困难就找组织,找工会,软缠硬磨要救济,把贫困当成了一种荣耀和待遇。
第四、企业效益的增长没有持久性,致使企业在帮困措施上力度不大,在救助标准上不敢抬得太高,怕制定的政策缺乏延续性,送钱送物只能缓解困难家庭一时的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五、多年来,煤矿生产一线一直招用的是农民轮换工,这些农协工不是农转非,就是农转居,计划生育对他们不好管理,农村人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生男孩不罢休,结果是拖儿带女一大帮,也是企业困难群体有增无减的主要原因。
二、关爱弱势群体,实现共建共享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爱弱势群体,拓展弱势维权,实现共建共享是工会组织深化维权工作的基本点,也是工会义不容辞之责。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广大职工为本,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把广大职工的愿望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的需要和要求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职工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工会只有深怀职工之心,恪守为职工之责,多谋职工之福,多为职工办事,切实关心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工会要认真落实“三项”承诺,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使困难职工困有所帮、病有所医、学有所助,努力为构建和谐企业排忧解难。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实现帮扶工作新突破
困难群体生活的好转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这就需要帮扶工作知实情、出真招、下真功、动真意,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才能带领困难群体摆脱贫困,实现共建共享。
(一)创新帮扶思路,积极承担工会第一责任人职责。为了让广大职工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工会组织应为帮扶困难群体构架一座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
1、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和联系困难职工制度》,进一步明确困难职工的界定条件、申报程序和档案管理办法。工会要密切联系困难职工群体,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定期开展职工生活状况、思想状况调研,认真摸清困难职工群体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向党政和上级工会组织反映群众的困难和呼声。
2、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做好第一帮扶人。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帮扶困难群体政策的落实。建立《党政工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困难职工的救助方案,解决困难群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请一些自强自立的脱困典型做报告,转变困难职工等靠要的思想。根据困难群体的技能和意愿,开展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帮扶,多渠道引导职工就业,不断增加困难群体的收入。
(二)建立助学救助和大病救助资金,确实为困难职工分忧解难。职工因子女上学和职工家属大病带来的困难最大,企业应把解决这些人的困难作为重点。一是建立助学帮困资金,多渠道进行帮扶。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入学救助,按照学年分别救助3000元、2000元、1000元。二是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困难职工家庭办理大病医疗卡,困难职工大病就医应采取挂号费减免,门诊费、床位费适当减免的办法,为大病困难家庭减轻些负担;对困难家庭大病户,企业应给予本人承担医疗费百分之多少的救助外,对本人承担医疗费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本单位也可组织职工为其捐款,共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建立领导干部“交友帮扶”四级帮扶体系,帮扶重点应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1)优化帮扶网络,实现单一救助向全方位多层次帮扶发展。过去我局只停留在处级以上干部“交友帮扶”的层面上,应进一步扩大“交友帮扶”的覆盖面,建立健全局矿科室区队四级帮扶工作体系。
(2)形成帮扶特色,把帮扶由送钱送物向多元化帮扶发展。开展领导干部“交友帮扶”活动,不能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只有让有就业能力的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最终实现困难群体靠劳动摆脱贫困,实现共建共享。
1、从思想上帮。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困难职工转变等靠要的观念,克服懒惰思想,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鼓励困难职工靠劳动致富。2、从技术上扶。先培训让其掌握技能,后安排其非正规就业,分步到位,短期安排和长期打算相结合,帮助困难职工自救脱贫。3、增强困难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给职工送特殊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也是对困难职工朋友很好的关爱。
总之,帮扶弱势群体,实现共建共享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要我们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心反映职工意愿,真情关心职工疾苦,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好事和实事,我们的企业和国家定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周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