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劳动保护工作
关心职工劳动条件的改善,维护和保证职工在劳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我想谈谈工会在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工作中的几点看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在抓好工作落实上用力
一是抓好组织落实。各级工会组织的一把手,要担负起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第一责任,切实抓好劳动保护检查网络的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企业一级劳动保护工作机构,配备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会干部担任劳动保护检查员。另一方面,要建设好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机构,只有把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建设好,选配好基层各班组的群众安全检查监督员,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群众检查监督的作用,体现工会基层工作的优势,也才能从源头上搞好企业劳动保护工作。
二是抓好措施落实。要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制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尤为重要,企业必须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一整套劳动保护工作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对各项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健全和完善基层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员的管理和考核、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例会制度、安全监督检查活动制度、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安全措施整改落实制度、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汇报制度及培训制度等,通过各项工作的建立,各项工作措施和各级工会监督检查员职责的落实,形成有序的、规范的工作秩序,达到组织健全、措施落实、工作到位、效果保证。
二、围绕经营中心,在做好工作结合上求效
当前,在多方面的经济矛盾中,劳动安全卫生和职工身心健康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职工群众迫切需要自己的组织和代表来维护和表达他们的具体利益,保障他们的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
一是把群众性的劳动保护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要围绕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开展群众性的劳动保护工作,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要认真贯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提高工会组织对劳动保护工作就是工会参政议政,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体现的认识,在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工作与日常教育相结合上,要做好三项教育:即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基础教育,使广大职工明确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可以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树立主人翁思想;做好人人关心生产,人人关心劳动保护,以班组为主的集体荣誉感教育;做好向安全明星学习,宣传他们一丝不苟精神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提高三个能力:即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职工自身技术业务素质、应知应会、独立作战、联劳协作能力;职工干一行爱一行,生产中不蛮干,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能力。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中,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教训:即家住农村职工夏秋两季前后的思想工作;节假日、探亲前后的思想工作;新工人和新转工种前后的思想工作。
二是把群众性的劳动保护工作和事故案例教育相结合,使广大职工从流血中吸取教训,从教训中防止流血。首先要抓好日常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职工安全会、班前教育会、班后总结会,组织职工认真总结工作中安全行为,对照自查,不断提高自身安全保护水平。其次是抓好重点时期的案例教育,企业以前发生过的大事故或重大不安全隐患,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容易引起广大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重大事故安全警示日,在这些特殊时期,对职工进行教育,通过开展对以前事故的回顾及当事人的现身说法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一线职工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从而,保证现场作业安全。
三是把群众性的劳动保护工作和促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搞好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两者的出发点一致,因此,企业应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突出工会工作特点,加大劳动保护工作力度,广泛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班组建设”竞赛,“安全管理竞赛”等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竞赛这个载体,不仅可以丰富竞赛的内容,而且也可以为劳动保护工作提供新的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工会开展劳动保护工作,是工会参与经营管理,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认真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建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网络。做到组织到位、机制到位、工作到位,使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保证。 (韩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