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国际 爱的拌汤 幸福在身边 红柳 纯情时代 微笑服务 美国打造“绿色”空间站 伦敦:吸烟者不能领养小孩 英艺术家计划街头散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百味·国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国际
04

爱的拌汤

[渭南]师朝霞

生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陕南山区,且不说那风景如何,无论什么年景,那里都会是五谷丰登。困难时期,人们凭借着酸菜就米饭渡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一锅玉米碜子做成的糊汤,一碗只调了盐的酸菜,就是不错的美味了。

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拌汤。在旧时的记忆中,拌汤算是最好的饭菜。但平时是很少吃的,只有生病了,或者是感冒了,吃了妈妈做的拌汤,感冒就立即好了。曾经百思不得其解,饭就是饭,怎么能有药一样的功效呢?但事实就是如此。

妈妈做拌汤是一把好手,尽管她从来都不会做那些只有菜谱上才有的菜,但妈妈做的拌汤却别有一番风味。先是把豆腐切成长条,用油煎成黄亮亮的,舀出来。往锅里添了水。接着用水拌面,把面拌成絮状,水开了,下到水里。煮上几滚,再下点绿油油的菠菜,放点红萝卜丝,打一个鸡蛋,放上蒜苗,放点生姜,最后放点醋,拌汤就做好了。色、味、香俱全。吃上一碗,捂上被子睡一觉,冒了汗,一觉起来,感冒就全好了。

不知道有多少次妈妈都是用这种方法给我治好了感冒,使我少受吃药打针之苦。所以,对拌汤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依赖情怀。

后来,到了县城的中学上学。学生灶上吃的多是玉米做的糊汤,再就是飘着虫子的汤面,天天一个样,根本别提营养了。吃饭时排好长的队,打到了饭吃到嘴里都是冰凉的。父母不忍心见我受苦,怕吃坏了我的身体,就让我到教师灶上去吃饭,和教师享受一样的待遇。得到了那么好的优待,少不更事的我欢天喜地。

教师灶上做饭的王师傅除了羊肉泡馍做的好,他的绝活也是做拌汤。每天早上的早饭都是拌汤,就着烙的饼子,简直胜过任何的美味。每天早上,我几乎都是第一个去打饭,吃好了,就去学习,学习起来也特别带劲。然而,没过多久,教师灶上的饭就让我难以下咽了。

那是周末,回到家时正是晚上,父母俩个吵了一天的架,都是气呼呼的样子。问清了缘由,才知道是因为妈妈将剩下的一碗糊汤给鸡倒了,父亲说不该浪费粮食。父亲一向勤俭,恨不能将一分钱掰成两半使。望着他们气呼呼的样子,我的眼泪至不住就掉了下来。想起自己好多次将剩下的饭都倒了垃圾堆去了,甚至还经常在街上乱买东西,我感到无地自容。回到学校后,我到教师灶上退了饭票,开始和同学位一起在学生灶上吃饭。尽管饭菜质量很差,却心安理得。只是,每每想起师傅做的拌汤,就会引发我无限的遐想和怀念。

亲情如斯。有了孩子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亲情的博大。同父母一样,我宁愿自己节省,也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学生条件。女儿和我一样,对拌汤特别喜欢。有时她感冒了,我就给她做拌汤,我告诉她拌汤其实就是治病的药,就好像是一个古老的偏方,在我们这个家已经流传了下来。女儿说:“妈,这拌汤不但好吃,好像里面还有点别的什么。”我笑着对她说:“傻孩子,那是爱呀!”

是啊,那是用真心真意做出来的饭,自然会含着深厚的情意,浓浓的爱意。

放大 缩小 默认